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马萍丽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马萍丽
[导读] 历史是高中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师应将核心素质的思想引入历史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着眼于学生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历史价值。

安徽省太和中学     马萍丽       236600

摘要:历史是高中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师应将核心素质的思想引入历史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着眼于学生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历史价值。这要求教师要从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入手,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并根据实际能力创建扩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高中历史学习通常被学生视为负担。高中历史上,知识点很冗杂、琐碎,并且面对高考,学生压力较大。目前,高中历史课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的老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历史课上的问题。
          1 合理构建教学方案
          高中历史教学具有自己较强的学科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使学生有效地结合历史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特定的时空,从时空层面上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发生的背景和后期产生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将核心素养的思想纳入历史学习课程的各个方面,从教学设计的早期阶段到具体教学方法的输出,所有这些工作都努力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着重于每个方面学生的知识吸收水平和技能加深程度。在具体教学计划的设计中,教师应通过一系列视觉手段(如文字,图片和视频)改变思维方式,发挥创造力,符合核心素质的要求,并重建高中历史教学,将历史知识点连接起来,以帮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理解历史并感受历史。例如,在高中历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改掉以往填鸭式的陈旧思路和老套的教学方式,可以将20世纪以来的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以思维导图的方式为同学们呈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以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四条主线,分别构建其各自的本质特点,延展多层的分支,使学生对二十世纪以后的中国重大历史事件有系统、深刻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从时空的角度建构主要思想理论成就的时间轴,从而加深他们的思想通过时空定位的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从深刻的理论知识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灌输“空间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 课上互动,增加课堂趣味性
          我们经常说不要坚持旧的教学思想,要跟上新世纪的步伐,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一个有趣的课堂,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学习的效率不是很高。


随着老师在课堂中的不断推进,一些学生会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并且教室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知识接受率很低。如果要加强课堂教学兴趣,必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毕竟课堂是因为学习而存在,学生能够比老师更有效地发现问题。比如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时,先是对同学们提出问题,共产党为什么会发动起义,此次起义有哪些重大历史意义?红军长征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迪?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讲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结果,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当学生们问到红军的长征现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时,可以将历史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从历史中学习并改善他们的生活。
          3 引入问题驱动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的改革需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整个教学思想要建立在历史核心素质的方向上,在改革和完善教学设计的同时,教师还需要与辅助设计程序的具体实施相协调地介绍实际问题。历史核心素质的培养不仅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而且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入问题驱动模型,引导学生探索思想,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使学生独立地分析历史事件,认识历史价值和根源例如,在高中历史的“鸦片战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此事件进行更多历史资料的充实,以丰富课程框架,同时引发林则徐反吸烟事件,要求学生反思基于更多历史背景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熟练地提出有关中国鸦片战争的基本问题,比如“思考导致中国鸦片战争惨败的客观原因到底有哪些?你认为导致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各个阶层的人民已经开始积极反抗侵略者,但是中国几乎每战必败,你认为其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等等。通过讨论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强烈的渴望,并试图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对历史价值的考虑以及当时对政治权力的综合考虑来寻找答案,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同时,通过介绍其他历史事件的背景故事,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欲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历史核心素养对学生和教师都有更高的要求。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大学的课堂建设中,教师应注意合理的教学计划的建设,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的引入,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推广活动的创建,规划的起点,通过创新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杜毅迎.多媒体技术支撑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沈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挑战[D].河北师范大学,2020.
[3]牛梦雪.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培育学生道路自信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4]吴佳林.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