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价值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9期   作者:刘德军
[导读] 目的 观察抑郁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睡眠障碍的影响。
        刘德军
        开州区精神卫生中心, 重庆市开州区,405400
        【摘要】 目的 观察抑郁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6例抑郁症患者,将其以等量随机电脑法分组,常规护理(对照组n=28),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n=28),分析不同方案对患者影响。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积极影响比较明显,能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提升护理质量,对患者有利,在实际工作中,要提升对心理护理的重视。
        【关键词】 抑郁症;心理护理干预;睡眠障碍;满意度;抑郁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筛选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56例为对象,等量随机电脑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15、13例,年龄范围在31-72岁,均值年龄(47.5±3.2)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各16、12例,年龄范围在32-71岁,均值年龄(47.4±3.3)岁,研究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选择标准:患者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试验知情;排除标准:患者资料缺失;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①对照组: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定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提升对患者安全的重视,收起危险物品等。
        ②观察组:(1)尽可能地给患者创造安静、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消除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帮助患者构建正常生活规律,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在活动中,要劳逸结合,当然不能让患者长时间的卧床或者坐立。(2)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整,饮食应有规律,并合理搭配,保证营养供给,应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1](3)重视家属的参与,家庭成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动态,多关心、多问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提供帮助。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和家属构建和睦的家庭关系,调整患者的心情。尤其是在出现困难时,彼此之间需要互相鼓励。(4)分散、转移其注意力,让患者尽可能地忘掉不愉快的事情,并改变患者的心情,逐渐开朗。带领患者做一些感兴趣的事,融入到愉快的氛围中,重视患者之间的互相鼓励,共同进行活动。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帮助患者进行社会交往,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彼此慰藉;帮助、鼓励患者多和家属或者病友等交流沟通,善于交朋友,更好地展示自身魅力,获取到社会满足。
        1.3 观察指标
        依照焦虑、抑郁(SAS、SDS)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分数评估,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深,心理状态越差。
        参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表对患者的睡眠情况做出评估,量表由18项目组成,共有7个因子,每一因子为0-3分,满分为21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估,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计算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
        2 结果
        2.1分析焦虑抑郁分数
        护理前,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较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抑郁症属于心理障碍疾病,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就是情绪上的悲观、消极等变化,患者的被动性较强,而且情绪上不容易控制,所以在出现疾病之后,表现异常,患者自身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睡眠状况,对患者非常不利。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产生的积极影响比较明显[2]。能将患者放在中心,给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心理指导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帮助患者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对患者进行对应的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心理指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正确看待生活,尽可能地调整自身的生活方式,改变状态,避免出现不良症状;在护理中能采取不同措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避免过度关注自身的病情,在疏导中,提升治疗的效果;在护理中,能提升对患者的重视程度,避免患者出现自杀等情况,同时也能降低对身边人的影响;对患者进行生活上的指导,能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正确合理的生活方式,对影响睡眠的因素能进行对应的调整,提升睡眠质量,每天早睡早起,改善睡眠状况;培养患者的个人兴趣和爱好,组织患者活动,病友之间活动等,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改善身体素质,帮助患者建立社会关系,改善身体内部的分泌状况[3]。当然抑郁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密切关系,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足够认知,要从一级预防着手,加强心理护理,从而减少发病率,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本次试验研究发现,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数据存在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发挥的优势非常明显,能改善睡眠状况,提升满意度,减轻焦虑抑郁程度,在实际护理中,要重视。
【参考文献】
[1]阚阅.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临床研究, 2020, 28(5):181-182.
[2]曹颖.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2):232-233.
[3]徐莉.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评分、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10(7):135-137.
作者简介:刘德军,1988.09.27,男,汉族,重庆市开州区,护师,本科,研究
方向:精神科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