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艳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省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探究在感染科病区的陪护管理中用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感染科收治的64例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医院的感染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感染科的陪护管理中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对感染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控制,提升护理的效果,同时优化了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感染科;陪护管理
感染科是医院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科室,是多发病、传染病疾病以及感染事件多发疾病的区域,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护理干预[1],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丰富的护理经验并对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使患者在得到有效护理的同时,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因此为了提升感染科的陪护管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感染科陪护管理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6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感染科收治的64例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42.31±3.42)岁;其中败血症患者9例、结核患者8例、乙肝患者6例、肺部感染患者5例、丙肝患者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43.14±2.36)岁;其中败血症患者10例、结核患者7例、乙肝患者5例、肺部感染患者7例、丙肝患者3例[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与家属知晓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探究之中;本次研究已经经过医疗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心肺功能疾病、药物过敏、精神和认知障碍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严格遵守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在护理过程中保证患者治疗与护理环节的安全与舒适。
观察组的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1)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加强患者以及陪护人员对传染病的了解,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2)陪护管理,制定明确的陪护管理制度,不得随意在病区出入,对危重患者进行重点护理;(3)病区的管理,保证患者的休息,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操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感染,优化消毒制度,防治传染病的蔓延;(4)保证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对患者的病情有更好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热心帮助患者结婚问题,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度[3]。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对比观察两组的医院感染率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有差异性(P<0.05)见表1:
3 讨论
感染科是医院比较特殊的科室,其收治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陪护的过程中倘若陪护不当,则会增加感染病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交叉感染,增加医院的感染率、导致患者由于交叉感染引发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感染科的陪护管理中应当加强管理,避免由于护理不当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医院感染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间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说明在感染科的陪护管理工作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做好感染病的控制管理。从而有效的降低医院的感染率以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对患者的二次伤害,保证了护理的质量,从而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另外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更全面的了解,帮助患者疏导情绪[5],从而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在护理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度。因此对感染科患者的陪护管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方式降低了医院感染率以及并发生的发生率且护理满意度有了明显的优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忠红.探讨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6):155-156.
[2]郭静,青艳.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9,6(11):224-225.
[3]林慧.浅谈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临床意义[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0):236.
[4]舒蓉,李娟.感染科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8):209-210.
[5]乐艳芝.预见性护理对感染科病区陪护管理满意度、医院感染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J].特别健康,2019,(20):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