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汉铭
南昌大学医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具可预防及治疗条件的呼吸系统领域多发性病症,其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且此项特征,具进行性发展特性,与烟草烟雾等具有害性质的颗粒或气体对肺组织和气道构成侵袭,引发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相关。肺血管重塑为其重要病理改变,本文从该项病变的病理变化特征、影响因素、病理机制展开论述,旨在为临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管重塑;细胞因子
现阶段,临床多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一项慢性炎症性病症,以肺血管、肺实质、气道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血管重塑病变为本病向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进展恶化的病理基础,对该项病变诱因及机制展开探讨,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症进行防范的关键。现就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管重塑病理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肺血管重塑以血管结构变化与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特征。其有较为复杂的病理改变机制。现阶段有报道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塑构成影响的因素以低氧、炎性反应、吸咽最为多见。香烟烟雾可在肺血管直接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在此刺激下,会发生增殖样改变,诱导弹性纤维组织明显增厚,进而引发肺血管结构程度不等改变。同时,此项因素,也可使炎性反应加剧,对血管内皮构成损伤。无气流受限改变的吸咽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处于早期阶段的患者,肺血管已发生改变,而此种改变的原因,通常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及气道炎症相关,含炎性介质、炎症过程、致炎因素,即慢性肺系炎症,为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管重塑病变发生的始动因素,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整个病程贯穿。肺血管有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及受体分布,在炎性细胞浸润下,机体血管内皮可对炎性因子释放,后引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出现紊乱,内皮细胞表现为增生的情况,同时,各种细胞因子表现在激活作用下上调,促使炎性介质大量释放,使炎症进一步恶化,导致平滑肌出现增殖、管腔增厚及狭窄、胶原沉积,最终造成肺血管机化重塑[1]。
有研究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管重塑样改变,多以小血管为主,内膜增厚以肺肌动脉改变为突出特征,而内膜增生与平滑肌出现增殖相关,故平滑肌表现为大量持续增殖的情况,属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管重塑的关键。此外,若机体长期缺氧,可对大量血管生长因子释放,进而可诱导血管发生收缩,对管壁增厚及狭窄具诱导作用[2]。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管重塑病机
(一)细胞因子表达出现异常
现阶段,多认为肺血管重塑与缺氧、炎症反应、吸烟等因素诱导下,多种细胞因子出现异常表达相关。具体包括:(1)VEGF:其属典型血管内皮细胞通透因子和丝裂原。VEGF及其相关受体在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肺泡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缺氧、炎症、吸烟均可对VEGF表达增高具刺激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处分布的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也可诱导VEGF增高[3]。
(2)ET-1:其可对胶原、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予以促进,并对炎症反应发挥介导作用。在低氧环境下,于机体肺动脉内皮细胞中分布的ET-1及相关受体的mRNA出现增加的情况,而血浆中NO明显降低,可对血管平滑肌增殖产生抑制,ET和NO正常合成及释放出现失衡,进而诱导肺血管重塑事件。
(二)肺血管活性介质发生改变
有报道示,香烟烟雾可在腺泡内小动脉直接作用,诱导血管细胞增殖、血管收缩、血管舒张的介质平衡出现紊乱,进而引发血管重构。分析肺血管重构特征,包括细胞外基质改变和平滑肌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在血管壁细胞外基质中,胶原属较丰富的成分,可对血管完整性予以维持。有报道示,在吸烟者中,外膜胶原异常增多,同时有有害物质堆积,造成肺动脉管腔缩小、管壁增厚,为重要引发肺血管重塑的机制。
(三)基质金属蛋白酶出现失衡
分析MMP的功能,以对细胞外基质降解和再塑造为主,并对细胞外基质所呈现出的动态平衡予以维持,为重要的对基质胶原降解的蛋白酶,其正常表达,是对血管功能和结构维持的关键。有报道指出,吸咽可促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分布的MMP-9 mRNA表达上调,进面坚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移行、肥大、增殖予以促进,最终造成血管管壁狭窄、增厚。此外,炎性因子TNF-α、IL-β也可诱导MMP-9基因表达出现上调的情况。慢性低氧可促使肺小动脉所属中膜平滑肌细胞出现增殖,进而引发血管腔狭窄[4]。
(四)氧化/抗氧化出现失衡现象
香烟烟雾中分布有大量氧化剂,可促肺内抗氧化剂消耗程度加重,对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产生干扰,活性氧物质明显增加,抗氧化物质严重减少,进而诱导肺组织及全身所含有的氧化/抗氧化机制出现失衡,造成肺实质结构受损,进而对肺血管重塑进程予以促进[5]。
三、小结与展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肺血管重塑有较为复杂的病因及病机,现阶段的研究尚未完全对此项病症的发病机制阐明,倾向于认为炎症和吸烟可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早期诱导肺血管重塑的始动因素,同时,机体缺氧,可使此进程加速,故对肺血管重塑进行逆转及防范,未来对各种细胞因子影响病程的情况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是降低疾病危害程度的前提,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可发挥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立成,尚云飞. 8-异前列腺素、血管内皮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9):35-38.
[2]王鹏雁,蒋明,王昌明,等. 脂多糖诱导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Toll样受体4表达情况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1):2603-2608.
[3]王永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19,24(05):849-852.
[4]王会娟,王昌明,唐灵,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核因子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J]. 广西医学,2020,42(05):586-590.
[5]Satwiko MG,Ikeda K,Nakayama K,et al.Targeted activation of endothelin-1 exacerbates b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5,465:35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