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桥下荫蔽空间的绿化植物筛选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8期   作者:李义强 刘嘉鑫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园林绿化的迅速发展,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园林绿化中遮荫空间对植物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李义强  刘嘉鑫
        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园林绿化的迅速发展,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园林绿化中遮荫空间对植物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尤其对于桥下空间,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的不足也对耐荫植物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综合近几年国内外对植物耐荫性的研究进展及趋势,耐荫植物的筛选和应用是建立合理种植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绿地绿化生态效益的关键措施,因而植物耐荫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耐荫性;耐荫植物;园林绿化

        项目的研究主题为模拟桥下植物生长的环境和条件,通过试验从而筛选出适宜桥下荫蔽空间的绿化植物。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调研桥下光照条件,选择实验对象。(2)用选择的植物进行对比试验。将选择的植物直接放置在桥下空间进行试验,除光照条件外,设置一组试验组对水分进行控制,其他外部条件土壤、温度、肥料等均保持一致。(3)测量不同遮荫度下植物的数据指标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健康状态。观察记录各植物的生长情况、叶片颜色、植株死亡率及遮荫下的观赏效果等。(4)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对比分析并筛选出耐荫效果较为明显的植物。通过对比试验来分析不同植物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形态变化,判断不同条件下植物的耐荫性强弱,从而筛选出适宜荫蔽空间生长的植物。
1.研究过程
1.1调研桥区条件及植物品种
        北京城市立交桥大多注重追求形体轻盈、形态优美的桥梁主体,桥体设计以跨度、高度为重点,临立交桥下空间的利用多是以功能性为主,用作修建停车场及材料堆放场等。生态环境与一般绿地存在很大不同,条件更加苛刻,小气候变化大,生长环境恶劣。经调研发现,高度高跨度小的桥区植物种植较为丰富,甚至存在乔灌草结合的植物组团,而高度低跨度大的桥区绿化种植较差,大部分存在土地裸露的情况,多数绿植为车前草、蒲公英、葎草(拉拉秧)等杂草。
        通过调研花卉绿植市场、花木研发销售公司等地,了解北京的乡土花草及适应北京地区应用的引种绿植,对耐荫植物进行筛选。结合低矮地被、观赏草、攀缘植物等多方面应用品种,挑选出三七景天、紫花地丁、委陵菜、玉簪、蛇莓、短芒大麦草、大叶铁线莲、鸢尾、射干、连线草、荚果蕨、络新妇、荷包牡丹、龙牙草、崂峪苔草、甘野菊、地锦、麦冬、扶芳藤、华北香薷等二十余种耐荫花草。然后根据其植物特性,从中筛选出耐旱、耐寒且抗性好耐贫瘠的植物品种,最终将植物试验品种缩小至六种:地锦、崂峪苔草、玉簪、短芒大麦草、麦冬和扶芳藤。
2.试验过程
        将苗木栽植到种植槽内,并置于桥下试验场地,分成三个试验组(半遮荫组、遮荫组、干旱遮荫组)。试验桥区高约5M,东西向,跨度约30M,半遮荫组从早上六点至上午九点半可受到阳光直射,其余时间为光的漫反射。
        测量试验苗木形态、高度、冠幅等,按时浇水让植株缓苗,并记录数据。
3.结果分析
3.1 根据研究过程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1)评价指标的选择:包括植物长势、景观效果评价和适应性评价。测定项目主要根据筛选指标设定9个评选项目,总满分值100分,各项目满分值设定为:抗病虫害12分,抗寒性12分,耐热性12分,耐旱性12分;夏季绿期12分,叶色10分,株型10分;地面覆盖密度10分,生长量10分。根据观测将各项得分相加为总得分。
        (2)评价标准
 
(3)结果与分析
        桥下栽植植物的评价:6种植物在桥下进行生长势、景观效果和抗逆性试验调查,具体结果如下表。

4.结论与讨论
        经过观察,五叶地锦、扶芳藤、玉簪、麦冬、崂峪苔草、短芒大麦草均可在桥下荫蔽的生境中生长,光照充分的长势更好,但在干旱的情况下长势较差,不能满足需求,其中崂峪苔草因桥下立地条件太差,栽植3个月后死亡。
        综合评价值较优的有玉簪和麦冬,可以在荫蔽、耐旱的环境下推广应用;综合评价值较好的有扶芳藤、地锦,此类植物可以在桥下作为垂直绿化植物应用;综合评价值一般的为短芒大麦草、崂峪苔草,为了提高植物品种多样性可以将这类植物适当搭配应用,或可以在局部环境较好的地方应用(向阳土质较好的开阔区)。
        选择适用桥下的垂直绿化植物种类,其攀援习性、生长速度、覆盖能力及光照等条件的需求需要综合考虑,应尽量选用生长速度快的耐阴和抗性强的植物,以尽快形成景观效果。扶芳藤攀缘能力强但生长势相对较弱,与生长势强但攀缘能力差的五叶地锦混栽,效果可能会更好;同时为了丰富景观,可选择玉簪、麦冬等其他耐荫品种进行组合配植。栽植方式应尽量采用地栽,种植带宽度50-100cm,土层厚50 cm,根系距墙15cm,株距50-100cm为宜。
        
参考文献
[1]刘悦明,孙苗苗,余铭杰.13种绿墙植物的耐荫性研究[J].广东园林,2019,41(06):56-60.
[2]韩金梁.浅谈园林植物耐阴性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04):97.
[3]代慧,张强,方炎明.植物耐荫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9):18-20.

作者简介:
李义强,男,高级工程师,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态修复相关领域研究。
刘嘉鑫,男,1992年7月,民族汉,天津人,硕士,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