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核心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8期   作者:孙连春
[导读]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开展,能够科学预测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保证工程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推进也具备了优良条件。
        孙连春
        江苏雪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13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开展,能够科学预测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保证工程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推进也具备了优良条件。本文就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算的作用进行阐述,明确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一步探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策略,旨在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提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综合性较为显著,以系统化的控制标准和管理体系为支持,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才能够保证工程造价管控质量,确保造价预算的科学性,降低超预算问题出现几率,兼顾工程质量与资金成本,企业的综合效益得到保证,整个社会也具备了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算的作用
         其一,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建筑工程预算工作中,主要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费用等方面入手,由预算人员开展合理预算,保证生产的经济效益。预算目标的制定,需要立足工程实际出发,保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工程造价最低要求也得以顺利实现。
         其二,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工程造价计算与核算的影响往往会受到工程造价预算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直接性的,能够就投资成本加以控制,促进管理成效的改善,保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有助于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其三,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核算依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实施,以设计方案、计划利润等为依据,与工程设计和施工都存在密切关联,工程承包、价款支付及投资管理等工作的开展也具备了有效参考。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一)预算编制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施工工序复杂,若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考虑不够全面,极易导致预算编制出现遗漏,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因而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需要预算人员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资料信息,以确保预算编制的可行性。但就实际情况来看,预算编制所涉及到的内容众多,一旦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机制,或编制方法不够恰当,极易导致实际投资与预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也随之出现。
         (二)设计变更影响
         建筑工程建设中,若前期缺乏合理设计,极易导致施工阶段频繁出现设计变更,影响造价管理效果,超预算问题也会出现。若设计人员并未全面了解工程要求及内容,设计的合理性不足,并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就会导致一边施工一边更改设计方案的情况。若设计方与建设方沟通不到位,建设方并未把握设计意图,也会导致施工阶段出现设计变更。工程招投标阶段,若盲目虚构设计而就工程造价进行压缩,也会导致设计变更问题出现。部分建设方意图压低投资金额而提高项目审批率,导致设计变更出现,进而造成超预算。
         (三)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不到位
         当前大多管理人员过于重视工程预算编制,并未认识到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建筑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有着复杂的工序,若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不到位,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消耗,导致造价超预算问题出现。
         (四)预算人员业务能力有限
         造价预算工作中需要立足工程建设实际进行整体分析,获得具体参数,科学编制预算。但实际上预算人员业务能力有限,预算内容的整体性与可靠性也无法得到保证。部分预算人员对于造价预算方案的制定仅仅是基于已有经验所开展的,合理性不足,这些都会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策略
         (一)提升预算编制质量
         基于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特点出发,把握项目实施情况,就资金使用制定科学合理计划,就影响造价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合理预留资金,以免设计出现变更而导致超预算问题出现。预算人员需要就建筑工程投资开展具体分析,把握其标准、要求及目标,就经济技术资料进行全面搜集,并深入建筑工程现场考察具体情况,实施综合考量,最终工程量得以确定,为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支持。为降低预算编制方面问题出现几率,需要把握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以设计图、地形测量图等为依据开展预算编制,保证建筑工程价格预算的合理性。基于预计工程量来确定材料需求情况,动态预测建材市场,把握材料价格变化规律,精准计算材料消耗,切实提升预算编制质量。以建筑工程施工流程为依据确定具体施工工序,在预算编制中应当防范漏项或重复计算等问题的出现,以免影响预算编制质量。
         (二)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为防范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出现,需要就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控制,将投资成本进行压缩,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保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设计环节需要增进密切沟通,以保证设计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降低设计冲突问题的出现几率。就设计图纸进行全面且仔细的审查,一旦发现不合理之处必须进行有效处理,以便控制工程造价。施工之前需要就设计图纸进行复审,确保设计变更所造成的隐患能够及时被排除。工程变更控制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变更控制程序图
         (三)强化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建设期间,造价预算管控是造价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需要从工程预结算审核、签证等方面入手,细化造价管控制度,并严格落实于工程项目中。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实现,需要把握工程建设要求,关注施工进度,合理采购施工材料,就施工成本加以控制。就预定材料和实际用量进行反复对比,合理控制材料用量,优化材料性价比,保证优质材料的获得是通过最低成本所购置的。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及时有效地落实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就造价超预算问题加以防范,工程造价也得到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就多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行业标准规范为依据,预算人员进行准确计算,在发现超预算问题的第一时间上报处理。
         (四)强化预算人员综合素质技能
         为确保预算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基于建筑工程建设投资实际要求出发,重视预算人员综合素质技能的强化,提升其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这是保证预算编制质量的关键。预算人员不仅要掌握预算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建筑工程建设相关法律、财务等知识,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在预算编制工作中保持严谨的态度,并积极开展互动交流,以现代化工作理念为支持,就现有工程造价预算工作方式进行优化,确保预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算的价值也得到充分发挥。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促进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顺利解决,预算人员需就超预算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中积累经验,对超预算管控方法加以科学运用,保证超预算问题处理的实效性,从而维护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落实,能够为建筑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助力,因此必须要对超预算问题进行控制。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出发,在把握造价超预算原因的基础上,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就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阶段实施造价控制,并重视预算人员综合素质技能的强化,从而切实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水平,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寅. 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 中国住宅设施, 2020, No.204(05):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