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
身份证号:37152519920412****
摘要:对建设企业来说,建设现场既是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建设项目实施的关键。建设管理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建设企业的声誉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项目管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目前,许多承建商在建设管理上大有作为,但管理问题仍接踵而至,逐渐暴露出管理中的缺陷,导致实际工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必须在保证建设质量,确保建设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优化和改进。所以,必须重视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为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人们生活中离不开建筑,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入建筑工程管理,推动建筑工程的有序进行,提升工程质量。建筑企业想要在建筑市场中赢得良好的竞争力,要高度重视工程管理工作,以建筑工程实际出发,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式,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升工程质量。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一部分问题制约着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的必经之路。
1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明确管理意识
尽管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明朗,并且诸多先进工艺技术广泛应用建筑建设中,但是部分项目工程仍显露出些许问题与弊端,究其成因,主要在于项目建设管理缺乏良好的意识,相关管理人员未认知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第一,部分人员未在管理期间形成主动性管理意识,未做到对施工问题的主动性解决,并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问题。第二,部分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重成本、轻质量的现象,导致建筑施工存在的风险隐患未得到有效抑制。第三,部分项目因施工压力较大,致使相关人员将全部重心放在项目建设上,而对建设管理的开展选择忽视,导致建设管理工作的作用体现受到限制。
1.2施工现场管理机制落后
对于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他们施工现场所执行的管理机制已经滞后于市场及社会的发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问题。首先,大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时,呈现“不体系、不谨慎、不严格”的管理特点,没有对整个项目所有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监督和审核,从而使部分工作由于疏忽大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其次,没有很好地对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监理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界线划分,权限范围紊乱重复,既影响了建筑施工正常工作,也降低了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最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以次充好,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情。以上三点都是土建工程施工阶段现场管理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而这些无疑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1.3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并未发挥
每个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时,都会安排相应的管理层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但是管理层往往只会粗略地了解人员是否上班,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并不会对内部的各项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这也使得在实际施工环节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之间难以有效协调,总体建筑工程的时间和质量难以把控。甚至还会出现因为管理层自身存在的一些漏洞,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很多管理层并没有去现场及时地监督工作,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性问题频频出现,使得所谓的建筑工程管理流于形式。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以及发展
2.1树立创新意识,调整管理理念
意识是一个企业的行为导向。首先需要企业树立创新的意识才能改变和调整管理理念,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我们需要认识创新的重要性,了解时代的真正需求,根据现实需求以及市场动向,提高创新的意识。当我们拥有了创新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革新。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一批高素质、高思想的管理人才融入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让每一个管理人员都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创新意识。这样一来,就可以为建筑工程的管理提供一个良好氛围和优质的管理团队,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理念的调整、转变、创新能够直接影响工程管理的进行,强化管理工作,更加明确工程控制目标,处理好进度、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实现优化配置在不影响每个目标的同时让整体目标最优。
2.2优化建筑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在某些方面可以反映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对此,为进一步提升建筑管理开展成效,需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解决施工期间存在的人员配置问题。在本工程建设期间,为提升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开展以下管理措施:(1)进行工程技术人员结构的优化,依据对该工程建设实际需求的掌握,配置符合工程各专业建设的技术人员,确保配置的技术人员符合岗位的高素质、多经验要求。(2)配置充足建设管理人员。依据对该工程建设实际进度的分析,合理控制建设管理人员总量,结合对多经验施工人员的配置,避免因施工、管理人员能力缺位、人数不足而限制建筑施工。(3)强化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定期进行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人员对本工程技术要点的掌握,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
2.3建立健全有效的工程管理体制
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开展需根据其不足之处,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健全有效的工程管理体制,还要加快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不断优化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淘汰资质不佳的建筑企业,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筑工程还可通过一些个性化设计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围绕企业的文化特性,更好地促进工程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强化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精准有效。
2.4强化内部管理,重视优秀管理经验
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的目标,在根本上杜绝建筑工程施工浪费现象的发生,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更为规范,对各个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安排,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严格根据法律规定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此外,重视优秀管理经验,将传统建筑工程管理中优秀经验为指导,加入现代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将优秀经验与信息化技术有效整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降低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工作方式。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施工成本,树立良好的经济意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顺利开展提升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结语
一般来讲,有效的项目管理能促进建设企业的经济优势,使企业能够实现稳定的发展。建设项目管理复杂,系统,受很多因素影响。因此,项目管理中存在很多限制,为了保证建设管理水平,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原因,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才能保障工程的有效实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君霞,战丙利.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2):95.
[2]方少杰.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J].居舍,2019,10(5):118.
[3]胡庆琰.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1(48):154–155.
[4]周志英.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20(46):192–193.
[5]郑孝波.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