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8期   作者:邢丰年
[导读] 本文侧重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先是阐述了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其次分析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编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邢丰年
        61213319801024****
        摘要:本文侧重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先是阐述了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其次分析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编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通过完善和提高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质量,促进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问题

        在投资项目建设开工前,为了避免后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建设单位或投资者会提前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研究项目是否可行,然后决定是否投资建设。但是,在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导致项目建设规模确定不合理,会影响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营。因此,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营,有必要了解一下在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经常会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根据国家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和各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区域专项规划等确定的。投资建设决策必须对项目规模、建设方案、投资规模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事先了解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市场环境分析预测、建设地址及场区建设条件、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方案、工艺方案、设备方案、环境影响分析、能耗分析、项目组织与管理、工期计划安排、投资估算、财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风险分析等内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规模缺乏确定依据
        在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需要进行市场需求分析,这是确定建设规模的前提。相关法规对市场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也有明确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可行性报告的编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如现状调查、供求预测、意向地块大小等,来确定投资项目的建设规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确定拟建项目的产品规模和可行性方案。但目前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对研究需求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调查效果并不理想,市场研究和分析不到位,仅仅依靠建设单位本身的功能性需求来估计建设规模和产品规模,尽管数据似乎相当足够,但是缺乏可行性依据。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重视,势必会影响投资项目建设规模确定的合理性。
        (二)建设方案比选环节省略
        为了确保投资项目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一般通过对项目投资的经济指标和建设方案进行比选,来确定项目的工程方案、工艺方案和设备方案等,从几个候选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但很多建设项目在编制可行性报告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建设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只论述了一个方案。从分析报告深度的角度考虑,这样是不能满足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的。没有进行方案比选,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建设方案未必就是最合理、最经济、最先进等方案,这就有可能会让投资者或建设单位增加大量资金,更有可能会在项目运营几年后就不得不面临升级改造或重复投资等局面。因此,对建设方案进行比选,选择出最优方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可省略。
        (三)投资估算缺乏准确性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规模,由有关部门审批或备案。经批准或备案后,可作为投资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有关部门规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的变更幅度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估算的±10%,超过±10% 的则须重新做出研究决定。因此,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中的成本控制。

此外,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对各个投资行业也明确规定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的深度及具体内容,但一些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中的投资估算时仍存在编制依据不足、内容和成本的不完整性、估算标准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的缺失或遗漏、未按实际情况计算成本,降低了投资估算的准确性,甚至为今后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是按照建设项目的有关规定,基本保证了可行性研究水平的提高,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是,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相比,建设项目的制度和政策还有待完善。二是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的用户和投资者,必须重视可行性研究,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基于此,建设单位在选择工程咨询单位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质量高、信誉好、效率高的咨询机构。此外,作为建设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需要明确,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不能盲目降低产品成本。否则,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不能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完成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不能满足项目的需要。三是工程咨询单位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体,具有工程咨询资格。目前,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过程中,工程咨询单位的专业水平并不统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些咨询单位为了能够承揽到业务,大大降低服务收费标准,这就导致了低质量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出现。
        (二)解决办法
        首先,从概念的角度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项目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价值,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面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思想和认识上的重视。如果是政府直接投资或有政府财政补贴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确保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如属是企业投资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作为业主控制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的重要依据。此外,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机构和相关人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确保报告中主要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消除人为因素对投资项目的不利影响。
         其次,可行性研究机构应当更早介入前期工作。目前,部分建设项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需求调查、明确规模、收集初步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明确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机构接管。这样,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组织开展的需求分析等相关工作,都是在建设单位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很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也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因此,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甚至在策划阶段就要求咨询机构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咨询机构必须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出发,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建设方案的比选,可以通过有效地与设计单位对接,并提出项目思路,及时了解更多细节,以免在编制投资估算过程中出现遗漏。
        最后,做好基础工作。为了编制较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必要将本单位的所有专业人员组成可行性研究小组,以基础工作和建设项目为目的,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作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基础工作是否到位,收集的信息和数据是否有针对性,这两点是影响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可行性研究中,小组成员应当了解项目所属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环境、投资趋势,并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分析区域发展规划,为投资决策提供实用有效的建议。
        四、结束语
        总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其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首先,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确保调查研究的深入和准确,全面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其次,要做好各项前期基础工作,并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完成报告,这对以后的项目建设和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桂韬.建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198-199.
[2]李德民.浅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388-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