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淼
身份证件号:3207221980****302X江苏省 222300
摘要: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方面有了一些研究,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和优化方案。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节约水资源,使之得到更科学合理的应用,增加农作物的经济收益,提高了农户的生活水平,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助力。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有针对性,技术人员要着重把握灌溉技术的实用性特点,进而制定优选方案,为农田高效节水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在当前农业产业运行及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水资源的合理运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但是,在部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中,仍然存在着水资源浪费以及节水理念落实不够的问题。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性,同时也限制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之中,可以实现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目的,实现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的目的。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1.1提升减灾效率,增加农业收益
近年来,我国气候很不稳定,很多地方的气候都不规律,越来越多复杂的自然灾害层出不穷。有些地方干旱、冰雹等极端天气均有出现,对当地农业的破坏程度可见一斑。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节约水资源,能确保减灾工作顺利进行。有了节水灌溉技术,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就会更高效,能提高减灾工作效率。提高了减灾工作的效率,就增加了农业的收益。此外,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也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田的产量,降低农田用水成本,进而增加农业的收益。
1.2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节约水资源
在我国某些地方,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一个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这些地方来说亟待解决。日常生活用水量较为集中且较多的就是农田水利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在这方面节约了水,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农村地区,对水资源的保护节约意识不够,利用这个技术强化其节约水资源的意识,能为节约水资源作贡献。
1.3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差异明显,土壤各式各样。不同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存在巨大的差异。我国水资源不够充裕,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必须走的一条路。特别是干旱地区,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有效改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为后续有效利用和开发生态环境提供保障[2]。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喷灌与滴灌高效节水技术
喷灌和滴灌是农田水利工程中最常采用的两种节水灌溉技术,上文对两种技术的基本概念已经做了叙述。喷灌技术具有很强的地形适应力,在大、中、小型农田都可以采用,通过水泵等压力把水资源输送到田间,再通过喷头把水资源转化为小水滴,使水资源能够均匀的喷洒在农田之中,与其他节水灌溉技术相比,可以使农作物接受水资源更加均匀,但是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不适合在风力较大的地区使用,且有一定的投资成本,但是其优势明显大于缺点,是我国当前农田水利工程中最主要的高效节水技术。滴灌技术理论上是节水效果最佳的技术之一,但是滴灌成本过高,目前仅在一些经济利润较高的农作物上使用,近些年来滴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许多普通的农田、大鹏都引用了滴灌技术。滴灌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仅仅湿润农作物根部的地区,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防止出现土壤板结的现象,具有很高的精确度,还能够改善农作物的品质,提高农作物的经济价值。
2.2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可以分为多个形式,如滴灌、微喷、脉冲微灌等。这些微灌技术选择要结合农田实际规模和灌溉用水量。如果是大棚灌溉,由于保温保湿性较好,可以选择滴灌和微喷,作物对水资源需求相对较低,以最少的灌溉量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如果是露天大田,考虑到灌溉面积较广,要采用脉冲微灌方法,在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基础上,确保灌溉用水充足。微灌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涉及,并且经过多年发展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通过设置滴灌系统、管路系统、操控系统即可实现灌溉功能。还可以在运行中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液态肥料加入滴灌水中,直接让肥料作用在作物根部,从而提高灌溉和施肥效率。
2.3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是当前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避免水资源在输水渠道内出现渗漏的损失的技术。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传统的土渠输水方式,水利用系数仅为0.4~0.5,甚至还有的不足0.3,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水资源都因为蒸发或渗漏而白白损失掉了。通过运用渠道防渗漏技术,借助三合土、砌石、混凝土以及塑料薄膜等防渗材料对输水渠道进行改造,能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之间,极大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4渗灌技术
渗灌技术是在滴灌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节水灌溉技术。这种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将滴头及安装滴头的末极管道埋在地表下20cm~30cm的土壤中进行灌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这种灌溉方式,在进行灌溉时,出现地面水分蒸发的损失较小,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而且设备被埋藏在地下20cm~30cm处,不会轻易被损坏,使用的寿命较长。但在实际运用中,这种渗灌技术,也会受到植物根系的影响而遭受堵塞问题。
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3.1结合农田面积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为了提高灌溉效果,应该先考虑农田土质、面积大小和农作物的种类等,然后再选择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此外,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之前,应该对种植地区进行考察调研,了解不同时期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灌溉量,采取科学的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2合理配置水资源
在农田灌溉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作物的健康成长。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制定科学的农业发展规划,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农业发展情况采取多种用水方案,同时还应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用水保障制度,保障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落实。在灌溉之前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检测,之后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制定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改变传统的单一灌溉的模式,创新和改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重视对滴灌技术、微灌技术和喷灌技术的应用,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让农民认识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3监测水量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对不同时期农作物的需水量进行实时地监测,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灌溉措施,满足农作物不同阶段对水资源的需求,促进农作物灌溉的现代化发展。如果是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比较迅速,这就需要重视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随时观测农作物的需水情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4结语
为了能够实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目标,须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研究和保护,根据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要求以及农田灌溉需求,针对性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保证技术方案的适宜性,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马依拉·卡地尔.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6(22):9.
[2]杨慧芬.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路径探究[J].陕西水利,2020(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