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8期   作者:刘辉
[导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也有了大幅的提升,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相关施工技术也有了更多的要求。
        刘辉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丰台10016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也有了大幅的提升,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相关施工技术也有了更多的要求。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可以说是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大的难点问题,如何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水平,降低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为建筑工程的良好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必须探讨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准备工作以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希望为广大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的施工流程。而浇筑施工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拥有着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在建筑工程获得健康发展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技术内涵,优化技术应用的手段和方法,进而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效益。现阶段,我国混凝土浇筑技术已逐渐衍生出多种技术类型,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方式和施工流程,进行转化,可以有效地彰显浇筑技术的基础性和必要性,继而对建筑工程的有序化和规范化运作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1混凝土浇筑技术概念
        简单来说,混凝土浇筑技术就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水泥的胶合作用将各种建筑材料进行混合,并将这种混合物倒入既定的模具中,以追求结实耐用并且成本降低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较于传统的人力一层层水泥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它可以完成传统上较难完成的形态,并且极大的节约了劳动力的付出,工人只需要在施工前确定好想要的结构形态,并制定好相应的建筑模型后,就可以进行浇筑工作,有效的缩短了整个工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为中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提升了我国建筑的结构强度,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于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之中。
        2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内涵
        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的结构部分和大体积浇筑施工上,通常来讲,钢筋和混凝土的应用量越大,混凝土浇筑效果越好,且“密度”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增强。然而由于混凝土浇筑的作业量大,所涉及的环节较多,所以在应用浇筑技术的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浇筑的作业质量和效率,提升浇筑成品的强度和韧性。假如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没有采用较为科学的浇筑工艺或技术,将导致混凝土浇筑成品存在各种缺陷,严重影响到浇筑施工的效益,甚至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而在建筑工程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所承受的重量逐渐提升,并且浇筑施工的空间越加狭小,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在浇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工程项目的结构特征及特点,筛选并应用与之相适应的混凝土浇筑技术,从而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而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工艺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中,传统的砖石施工早已转变为以浇筑为主的现代工程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浇筑工艺,以此提升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建筑物更加牢固、可靠。而这便需要浇筑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升级,以此满足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的现实需求。


        3优化措施分析
        3.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混凝土原材料的审查,只有全面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才能够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效果,其中主要涉及水泥材料水骨料以及各类添加剂等,这些原材料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都发挥一定的作用与价值,因此,有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多角度对原材料进行把关与审查,使其应用效果得到有效发挥。其中在实际审查的过程中,需要事先对其型号进行分析并落实好理想配比对策,综合考虑水热化及强度等各方面性能指标,才能够配比出符合土建工程施工的混凝土型号。而且有关工作人员需要选择与大型原材料厂家进行合作,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原材料质量,同时能够降低原材料购买的成本,充分提升其可应用价值效果。
        3.2混凝土运输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和搅拌站存在一定的运输距离,假如在混凝土运输中出现特殊情况,将严重影响到浇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所以为有效规避该类现象的出现,需要关注混凝土运输的效率,从以下几个层面,来保障混凝土运输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首先,运输前,施工人员需要对运输路线和设备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规划出科学的运输路线和计划,保障运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在混凝土完全融入输送泵时,需要施工人员充分检查混凝土的强度、成分及纯净程度,以防水泥和砂石等杂物融入到混凝土之中,提升混凝土的应用性能。最后,在连接混凝土输送泵时,施工人员需要检查输送泵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进而在减少混凝土输送时可能存在的运输问题,提升混凝土输送的可靠性。此外,还需要用润滑剂涂刷输送泵,确保混凝土输送泵中的空气自由流通,以防出现输送泵和混凝土出现相互粘连的问题,尽量提升混凝土的利用效率。
        3.3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拥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为提升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质量和效率,需要从泵车质量控制、设备质量控制两个层面出发。首先是泵车控制,即在设置输送泵的过程中,将混凝土运输管道的水平段维持在15m以上,随后将软管控制并固定在浇筑点,并在软管拐角处设置90°弯管,以此提升混凝土输送管道的严密性。而在设备管理层面,施工人员需要提前确保浇筑设备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如果浇筑设备出现问题,应及时更换设备,保障浇筑施工的有序进行。而在日常的维护中,施工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维护和检查浇筑设备,使浇筑设备能够发挥正常的效能,提升浇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3.4梁板浇筑
        梁板浇筑与其他浇筑施工不同,需要结合不同的浇筑方案进行选择与应用,譬如在浇筑肋形楼板时,需要结合阶梯分布的方式,通过“赶浆法”,对楼板进行浇筑。而当浇筑位置及其高度逐渐超出楼板后,则需要对楼板进行全面浇筑。在具体的施工中,虚铺厚度应明显大于楼板的实际厚度,混凝土振捣方向应与浇筑方向保持一致。并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根据预先标记的标志,进行移动,从而确保混凝土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混凝土振捣作业完成后,施工人员可通过刮尺的方法,来“找平”浇筑好的混凝土“平面”,提高浇筑施工的品质。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占比相对较大,而且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施工企业需要加强重视,确保在实际选择混凝土原料的过程中能够注重检测与勘查,严格落实好混凝土配置与搅拌工作,在后期做好养护工作,同时优化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方案,减少问题,全面提高混凝土应用的效果,提高土建施工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龙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1):75+78.
        [2]高海渊.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36):205-207.
        [3]戴明.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24):234-235.
        [4]李智.探析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践[J].科技资讯,2015,13(33):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