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9期   作者:董光平
[导读] 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路基路面施工中的一些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董光平
        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平原分中心  253100
        摘 要: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路基路面施工中的一些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并且让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进行与其相关的施工和使用时,往往会出现路面沉降不均匀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会带来非常多的交通事故隐患,对车辆的行车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公路路基路面方面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提升施工质量,保障公路稳定,保证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1 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易出现的问题
        1.1 公路坍塌
        路基路面出现坍塌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由于这一位置的坡道土质结构很软,除此以外还有混凝土梁锚并不具备非常好的稳固性。土质结构软这一情况在沉降段路基路面非常常见,但是其会导致路基路面受力不均,造成极大的剪切力产生,剪切力又会导致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下降。沉降路段在施工过程中相较其他部分要更不容易,倘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了下雨时间较长,就会导致路基路面有积水产生,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路基路面再进行施工就会更为困难。
        1.2 路面凹凸不平
        平整性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点要求。但是在有些路面路基中的土质相比较软,因此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首先要进行路基土层夯实,而后再进行路面施工。倘若路面土层并没有夯实到位,就会导致其无法经受车辆的长期碾压,时间久了路面就会变得凹凸不平,给车辆的轮胎造成较大的磨损,对车辆的正常行驶带来威胁。
        2 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2.1 搭板设置技术
        自道路工程竣工之后,就无时无刻承载着必要的负荷,由于不间断的工作和使用,久而久之就会对路基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施工方法在后期保养工作方面难度较大。相反的,如果在公路施工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地运用到搭板设置的方法,那个将会对工程后期的保养工作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搭板设置的主要特点和工艺体现在,采用这种施工方法能够使得路基路面与顶面相互平行,进而确保搭板的顶面与道路的底层部分的标高相一致,对于处理公路和其他部分的连接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这种施工方法也能够实现路面和搭板之间的标高相一致,在路面后期的保养工作进程中,可以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同程度的修补,由于搭板设置自身的工作属性,基本可以实现无障碍的补充和过渡。最大程度上的缩减道路之间沉降差异。
        2.2 地基处理
        对于地基的处理,相关工作部门和人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在具体的施工工作进程当中,树立起责任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促使公路工程的地基方面有效地提升质量,提升工程整体的承载力与荷载,这样一来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道路不均匀沉降的现象的发生。对于地基勘察设计工作,同样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给予重视,地基勘探设计内容主要是对扩展基础进行计算、对箱筏基础和桩基础进行设计,针对"三基础"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严格把控,计算是其工作的基本任务,例如:对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的情况进行严格计算,对于箱筏基础,要根据地基承载力和刚度标准进行设置与安排,设计并计算好地基各方面的承受力。对于桩基础,则要依据当地的土壤和地质基础,分析当地岩土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力,必要时可运用预应力技术,以确保地基的稳固性,加强其对岩土的防固作用。
        对于大的建设工程,其地基通常都需要进行加固,通过加固才能更好地发挥地基自身的抗压和抗震能力,对于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对地基的加固工作,同样需要依照相应的标准,过度的加固措施不仅对工程的防固作用不明显,还会浪费材料反而降低地基的坚固性与稳定性,只有经过计算,具体到多少根钢筋多少吨混凝土,相关的结构部件如何调配使用等等,所以对地基的加固同样需要进行严格的设计,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此外,也要完善评价管理机制,对地基勘察设计和处理工作能够及时又准确的作出评价,根据当地的实际合理的进行工作安排,收集整理资料,尽可能地提高地基勘察设计和处理工作的效率。
        2.3 路基压实技术
        一般情况下,导致道路沉降与道路跳车情况是否会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路基回填料压实的情况好坏。由于道路沿线桥涵的数量大,要保证排水能力符合要求,就需要非常大的填方工程量。此外大型建筑与碾压设备也会由于施工范围的狭窄而施工困难,这也会给台背压实工作带来困难。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填方基底到路基顶部未知的填土压实工作中,高速公路上的要求都是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压实度,但是在进行填料分层松铺时是需要依赖施工机械锁的。因此倘若要采用小型的夯实设备,松铺厚度最多不可以超过十五厘米,倘若采用其他夯实工具,松铺厚度最多不能超过二十厘米。在路基回填的时候,有关人员应该明白蛙式打夯机无法对死角部位进行夯实,但是若想要避免路面积水下渗到路基,减少路基填土情况出现几率,就需要使用行会进行强夯施工。若想要保证路基不受到过多损伤,就应当对涵洞和道路施工选用提堤、挖掘、回填的方式,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4 路基的填筑技术
        
       
        在有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填筑施工的操作时,一定要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合格。通常情况下填土施工应当选在台后两米处进行,但是在进行实际的施工操作的时候,仍应应当以实际情况为主,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合适的施工手段。倘若是应当在填土之前就进行建设的路基,那么就应当援用分层夯填技术来进行施工操作。有一部分施工单位或施工人员为了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经常会在路堤顶部倾倒松土。这样施工方式会给背墙增添压力,最终导致台下土出现自然滑动面。除此以外,填土沉降量也会变多,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倘若路基偏心和基底应力没有满足相关要求,此时应当将基桩打进基底下方。
        而对于已经比地面要高的路基而言,可以先打桩施工然后再填土,这样可以让打桩施工相对而言较为容易。倘若填土已然不限沉降,此时一部分桩身就没有办法起到其相应的作用,那么就会生成负摩擦力。出现这种状况时,就要先进行填土施工,之后再进行打桩施工,也就是让桩从填土中穿过,通过这种方法来增加阻力。根据有关研究,最好的施工方式应当是在填土施工后进行静放,一段时间后等到每个土层都沉陷,此时再进行打桩施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是确保此项工程的正常有序开展,将会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打下必然的物质基础。在针对此项工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就需要相关工作部门能够积极给予技术创新,并且实事求是的投入到一线工作建设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工作发展理念,确保道路交通工程能够正常运行,为民众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慧萍.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筑,2019,16(27):162-163.
        [2]符敏.公路工程路基路面雨季施工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6(24):195-196.
        [3]田文泽.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207-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