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9期   作者:徐东鑫 耿同欢
[导读] 水利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它关乎着百姓的生产生活,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
        徐东鑫  耿同欢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天津分局  300380
        摘 要:水利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它关乎着百姓的生产生活,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新技术、新材料被引进到水利工程的施工作业中,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其中,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施工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本文以此为背景,先对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之后就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以期作为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施工技术有机结合。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一项应用非常广泛的水利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工序复杂,对各个环节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务必要对全程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一、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的优势
        第一,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噪音小、施工波动轻微。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地下施工,且桩孔形成后马上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所以同其他将桩锤击到地下的施工方法相比,钻孔灌注桩施工形成的噪音和地面波动都较为轻微。
        第二,便于大直径桩基的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形成的桩基直径由钻孔的空洞大小决定,因此要形成较大的桩基直径,只需加大钻孔直径即可,方便快捷。相比预制桩作业,由于预制桩的直径由生产设备模型决定,因此在搬运较大直径的预制桩时会非常困难,费时费力。
        第三,受外界因素制约小,适应性强。钻孔灌注桩技术既可应用于陆地作业,也可应用于水下作业,同其他受限于地质、环境因素的方法相比,钻孔灌注桩技术更能适应复杂的施工条件,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四,实时监督和管理。桩基施工质量决定了桩基的承载力,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施工现场直接形成桩基,所以工作人员能更为直观的对其形成过程进行监督,以此来保证桩基的质量。
二、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施工前准备
        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前,工作人员要做好物资的准备、施工现场的勘察、各项风险和影响因素的防范预案等工作,确保施工期间各类技术、人员和安全事项管理到位。
(二)钻机准备与施工
        钻机的安装必须保证稳定性,这是钻孔灌注桩施工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安装时,要保证钻机处于非常标准的水平位置上,要保证灌注桩的垂直度,减少桩位偏差情况的出现。灌注桩安装完成后,相关人员还需对其进行垂直度校验工作,以此来保证钻机的施工质量。钻机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机体倾斜,必须要马上停机,并及时进行角度调整,将安全故障尽早排除,避免斜孔问题的出现。钻机工作时要采用隔位施工的施工方式,要避免因相邻桩位施工而造成钻机负载过大,由此来保证灌注桩施工的整体质量。
(三)泥浆选择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泥浆对于孔壁的支撑性和土层的稳定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施工所需的泥浆主要分为两类,即人工泥浆与原土泥浆。人工泥浆通常是由粘土、水泥以及定量添加剂按照特定比例配置所得,而原土泥浆则多由较低的造浆技术生产所得。对造浆方式进行选择时,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和施工成本,以此来获得更适合于工程施工的泥浆浓度。

如果选择的泥浆粘度过大,钻机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钻头阻力过大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如果选的泥浆浓度过稀,则会出现泥浆护壁不良的问题,导致孔壁支撑性不够,严重影响后期的泥浆灌注作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钻孔实际情况对泥浆的粘度和比重进行科学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四)灌注桩钻孔
        在进行灌注桩的钻孔作业时,需要从各方面加强控制:第一,要保证钻孔作业非常快速,在对每个桩位进行钻孔作业时要尽可能的缩短钻孔时间,提高钻孔速度,以此来降低钻孔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但是,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孔段,为保证钻孔质量,钻孔速度不能过快;第二,钻孔过程要避免孔位倾斜问题的出现,要保证钻机的垂直度;第三,钻头进入地层后要加快作业速度,以免对钻头四周地层结构形成不必要的破坏;第四,钻进方式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土质情况进行选择,要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地质情况下的钻孔作业要求;第五,钻孔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要对桩孔的实际直径和深度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施工步骤。
(五) 两次清孔作业
        钻孔灌装柱技术在施工时需要进行两次清孔作业,由此来保证灌注泥浆比符合施工要求。当钻机的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深度时,要进行第一次清孔作业。第一次清孔作业要利用钻机进行钻孔换浆操作。换浆过程的规范性对整体工程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能因为要进行二次清孔作业而不重视一次清孔作业。一次清孔作业的强度很大,对于大部分的泥块和沉渣都能做到基本清除。二次清孔作业实施于钢筋笼和导管设置完成后,目的是清除该工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沉渣和泥块,采取粗截面导管的方式,作业强度交一次清孔小,无法满足清孔作业的主要任务要求。在两次清孔作业过程中要谨防坍孔现象的出现。清孔作业完成后,要在孔底位置采集泥浆样品以供之后的指标试验。
(六)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中,钢筋笼安装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与耐久性。在对钢筋笼的尺寸和布设位置进行设计时,技术人员根据实测孔径和孔深进行参数的设定,保证钢筋在数量、间距以及空间布置上都符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建设要求。为保证钢筋笼的结构稳定性,除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焊接操作外,还要在其外部进行箍筋操作,以此来提高钢筋笼的结构抗性,杜绝因钢筋笼结构变化而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在对钢筋笼进行吊装作业时,要将其与孔位对准,当遇到突出物时要对钢筋笼进行正反的选择,缓缓放下使其与孔位匹配。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不能强行放下或猛然提起,避免出现塌孔和碰撞。
(七)混凝土的灌注
        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操作前,要先保证混凝土中的砂、碎石级配符合要求,其中的最大颗粒尺寸也应与结构物的尺寸相匹配,对于混凝土中的杂物,要保证其杂物含量符合建设要求,在必要时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过筛和清理,以此来去除其中的不良杂质。混凝土的灌注需要安置导管,通常情况下多由3mm厚度的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导管作为灌注过程的最基本工具,其卷制直径要根据具体的桩长和桩径进行确定。此外,导管的每节长度都应本着便于搬运和拆装且低于提升设备作业高度的角度进行设定,并在每节连接处进行加强。
结语
        钻孔灌注桩技术集多种技术于一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只有每个阶段的作业都符合技术标准,才能真正发挥出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尽管如此,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有问题和不足,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工程实际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此来促进我国水利施工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钱玉超.水利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0(21):110-111.
[2]张金山.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解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23):144-145.
[3]李聪.水利工程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7):184-186.
[4]黄智能.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1):124-125.
[5]彭超. 高压旋喷锚索与灌注桩支护结构工程应用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作者简介:徐东鑫,生于 1988年,女,汉族,辽宁丹东人,大学本科,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施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