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9期   作者:杨俭
[导读] 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应用于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可以有效地实施城市河道治理指导方案
        杨俭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应用于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可以有效地实施城市河道治理指导方案,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利用水资源营造科学的生态景观环境,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积极运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创建水利风景名胜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基于此,本文就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开展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应用策略
        引 言
        当前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处于一个从外延到内涵不断深化的阶段,一方面高层管理者开始重视生态水利设计,但工程建设还仅停留在理念和形式上,不考虑工程质量,使整个生态理念建设架空,逐渐趋于形式化,无法发挥其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进一步凸显了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需求。事实上,生态理念建设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突出体现在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国家发展对于生态水利的需求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国家提倡各城市要积极践行河道建设的生态理念,融合各项优质资源,采用科学的设计理念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推动城市生态水利建设迈向新阶段。
一、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概述
        生态水利理念的产生是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经营观念体系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的水利工程观念。生态水利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为基础,严格遵循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平衡的原则,来实施水利资源的开发、建设与管理,促进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水利观念在水利工程的实施和应用,是我国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体现,能够有效地对生态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减少河流治理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实践证明,生态水利理念在城市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河流水质,满足城市正常供水的需求。
二、河道治理需要遵守的原则
        河道的治理措施是根据河道周边的环境而进行设计的,要符合河道的生态需求以及周围环境需求进行施工。在治理河道的工程计划中,根据水利工程最初的计划进行,能够为水利工程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也要注意在进行河道治理时,所进行的水利工程要根据环境和河道的变化灵活地进行设计变化。但是要注意的是河道设计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治理原则。即是,在进行城市河道治理时,要注意全面规划,全面统筹。由于不同环境呈现的河道环境不一样,相关人士要懂得综合利用周围环境,因地制宜去分析和设计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同时不要贪图缩短工期,分期施工,确保提高河道治理的质量。在城市河道治理中要保证生态水利理念。将生态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在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要始终以保护环境为主旨,重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城市河道建设总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上的问题。可能是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这使河道治理工作难度增加。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综上所述,改变这种传统的水利工程建筑模式,对现代化水利工程施工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水利施工时,要尽量避免因为施工占用土地破坏河道周围的环境等问题出现。这样的行为即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又不利于湿地工程有效建设,降低工程施工效率。
三、城市河道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3.1忽略了河道的生态功能
        在以往的河道设计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往往更加重视河道的水利功能,忽视了河道的生态功能。并且在改造河道建设的过程当中,会采用大量的混凝土等硬质材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防洪效果,但是这些硬质材料阻碍了植物的生长,并且不能够保证河道的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除此之外,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为了争取更多的土地,会产生抢占河道周边土地的现象,这就导致周围的生物没有足够的生长和生存空间,不利于河道的健康发展。
3.2轻视对河道的修复
        水利部门和工作人员并不重视河道修复工作,通常只重视河道建设施工,逐步完善水利功能。设计人员虽然具备专业知识,可是针对水体修复和植物环境等方面缺少相关知识储备。

很多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河道修复难度。由于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加重了河道污染程度,水质影响严重,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
3.3重河道内部治理,轻内外联系
        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河道的内部开始分析,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河道内部存在丰富的生物群,这些生物会形成独特的食物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河道的生态平衡。从河道外部关系来分析,雨水流入河道之内,物种不断地迁移,自然界当中不同生物种类相互联系,并且相互产生作用,也会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在传统形式下,治理河道的过程当中往往更加重视河道内部的建设,忽略了内外联系,所以河道治理工程没有明显的治理效果。
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措施
4.1注重发挥河道的生态功能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当中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应该充分发挥城市河道的生态功能。做好修复工作,有利于促进生态功能的发挥。首先应该修复河道两岸的植被,可以采取栽种植被的方式,这样能够形成并且重建生态系统植物,另外在选择植被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考虑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种类,并且能够起到缓冲带的功能,这样才能够确保修复工作的合理性。其次,应该修复河道的形态,在河道内存在一定的多样性,确保水流的丰富性,可以确保生物的多样性。最后,修复河床的断面,不断进行改造,能够确保河床多孔质化,为水流生物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与此同时,在修复河床时候,应该明确自身目的,形成生态河岸,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规范自身行为。在使用护岸材料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草皮以及其他植被,能够起到一定的覆盖作用。另外,根据不同的河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有的河流需要使用硬质材料,这样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恢复泥沙状态。也有的河流可以使用复试断面,这种情况之下,就要应用乔木等植物做好绿化工作。
4.2在河道护岸施工中渗透生态设计理念
        城市河道的护岸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分别为自然生态护岸以及人工生态护岸。首先,自然生态护岸指的是充分应用植物,能够巩固河道的坚固性,预防水土流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人工生态护岸指的是园林建设的生态护岸,通过人工解决河道的坍塌问题,并且打造河岸景观。生态护岸通常情况下比较宽,并且在治理的过程当中应该应用草皮护坡,具有良好的效果。一些河岸非常窄,并且水流比较大,这种情况之下应该使用人工生态护岸,可以使用一些具有通透性的材料,能够有效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并且做好渗透互补工作,促进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也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3 加强对污染源处理工作的重视
        污染源处理工作与河岸生态设计紧紧相连,做好污染源的处理工作是实现城市河道生态设计的根本保证。因此,政府部门要以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突破原有截污工作的局限性,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及早发现和识别风险,建立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形成一种约束机制,由政府统一管理,把风险在变为实际的损失之前降低到可接受的最低水平。
4.4 综合运用各种生态施工技术及材料
  城市河道主要构成部分是河槽、河岸护堤、河滩等。在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治理技术,同时要重视运用生态施工技术和生态材料。例如:在治理河槽的时候,要利用人工基质修筑技术逐渐取代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升河槽的透水性。从而完成河道水体和地下水的交换,提升水生植物生长速度,对河道污染问题有所缓解。在河岸护堤治理过程中有效的起到了冲刷效果。在治理河滩过程中,通过混凝土结构使用透水砖代替,在确保河水透水性能的基础上确保了河滩的美观性。除此之外,在城市河道工程治理过程中要重视运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例如:雷诺护垫作为新型护坡材料,在金属网内部填充块石等材料,构成防冲刷结构,避免河道受到污染。这种护坡材料可以实现水体和土体交换,从而有助于护坡植被生长,从而有利于通过植物净化河道污染问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贯彻协调性和服务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从应用生态施工技术和生态材料、建设湿地景观和护岸工程等方面,有效地将生态设计理念与城市河道整治相结合,在保证河道实际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河道治理工程的生态性,从而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生态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吴恭王,王慧.江西水利科技.2015(06)
[2]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徐凯.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
[3]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蒋旭.珠江水运.2018(10)
[4]浅析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孙晓霞,张跃飞.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