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 刘洋 邹晓航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00081
摘要: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与就业质量,高校高度重视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本文以生涯规划指导为切入点,提出以“生涯咨询”“发展指导”“就业帮扶”“互助互享”“数据积累”为五大核心维度,通过“新媒体”“校企合作”“学生组织”“校友资源”四大平台开展生涯指导的“五维四平台”学生生涯支持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生涯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也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大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重要时期,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直接决定了毕业生的竞争力。所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与制度机制,健全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大学生“毕业即待业”的尴尬,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高中低各年级,同时积累、整合、利用兄弟院校、培训机构、用人单位、校内导师、毕业生等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尽早进行自我探索,尽早明确职业目标并采取行动。
一、高校“五维四平台”学生生涯支持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青年学生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五维四平台”学生生涯支持体系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着力点与发力点。高校毛入学率超50%,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普及化阶段,面对学生更加复杂多样的发展需求,高校将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该体系框架下,个性化服务、咨询与指导诉求被满足,生涯发展边界被拓宽,为在校生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调研在校生及校友、关注市场信息等方式,该体系注重信息的收集、积累、分析与持续更新。
二、高校“五维四平台”学生生涯支持体系的功能维度
高校学生生涯支持体系,依托四大实体平台,包含了“生涯咨询”“发展指导”“就业帮扶”“互助互享”“数据积累”等五大功能维度。
(一)“生涯咨询”功能维度
高校学生生涯支持体系具备“咨询服务”的功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多元性、专业性、精准性的咨询指导,带领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树立职业生涯目标。在普及化教育背景下,多校区办学成为常态,必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咨询模式。学生的生涯发展问题与诉求因人而异,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业就业问题,最终指向职业发展问题,需要校内外生涯导师联动,提供精准辅导。同时,采取个人咨询与团体咨询相结合的模式。
(二)“发展指导”功能维度
高校学生生涯支持体系具备“发展指导”的功能,充分动员校内外力量,成立校内外生涯导师团,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了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及差异化的发展需求,组织开展适合科研类型及实践类型学生的发展指导活动,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在内在驱动力的驱动下,付诸实践。
(三)“就业帮扶”功能维度
高校学生生涯支持体系具备“就业帮扶”的功能,为打通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保障。就业困难往往是表象,大多是由经济贫困、求职技能薄弱、学业压力、心理障碍等原因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汇聚各方合力、调动各方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四)“互助互享”功能维度
高校学生生涯支持体系具备“互助互享”的功能,搭建平台,鼓励学生群体间的就业互助与信息共享。在学校,设立生涯发展服务协会,组织学生自主汇集并分享招聘信息、结成一帮一互助小组;在学生班级设立生涯委员,引导在校生进行生涯规划、鼓励毕业生提升求职技能,实现朋辈间互助互享。
(五)“数据积累”功能维度
“数据积累”功能是高校学生生涯支持体系应对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必备功能。通过分析就业情况、毕业生回访、校友调研、用人单位调研等方式获得一手信息,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建立学生生涯规划的预测模型,及早鉴别各个类型学生并提前干预指导。
三、高校“五维四平台”学生生涯支持体系的运行模式
为了落实“五维”功能,梳理出了“新媒体”“校企合作”“学生组织”“校友资源”等四大平台,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服务学生发展。
(一)“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平台融入了新时代的特色,是高校“五维”学生生涯支持体系持续运营的必然趋势。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应对机遇和挑战,生涯规划与就业服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工作。有效运用微信、QQ等学生必备的社交软件,开展一对一咨询与指导;利用朋友圈、QQ空间等领域,观察学生状态、共享学习内容。有效运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理论知识与统计分析等内容,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运营高校“五维”学生生涯支持体系。
(二)“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了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建共赢,是高校“五维”学生生涯支持体系的外部力量。用人单位对就业市场变化的感知度远超高校,具备完善的培训体系,同时是高校毕业生能力的评判者,“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专业与技术专家邀请进校进班进支部,提升在校生的求职技能;将优质的人力资源课程与技术课程融入学生的生涯指导与就业服务中来,提升在校生的职业技能与专业能力;通过企业社会实践、顶岗实习、项目竞赛等活动,提升在校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企业走访与调研,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市场敏感度,为高校人才培养献策献计。
(三)“学生组织”平台
“学生组织”平台落实了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相关政策,是高校“五维”学生生涯支持体系运营的终端力量。学生组织或社团能够有效地保证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活动落地,学生组织动态团队的管理与发展最终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提供新的渠道与途径,同时承载了大学生就业能力锻炼的内涵。“学生组织”平台为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场所与重要阵地,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汇集并分享招聘信息、结成一帮一互助小组等,实现朋辈间互助互享。
(四)“校友资源”平台
“校友资源”平台发挥了校友资源的独特价值,是高校“五维”学生生涯支持体系运营的有力支撑。校友资源具有独特性、多元性、可持续性、可追踪性等特征。开发和利用好校友资源是极为重要的,借助校友资源来搭建平台,让优秀校友现身说法,发挥优秀校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让在校生获取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就业信息与资源。同时,校友多元化的发展案例为学生个性化咨询与发展提供了支撑,提升了就业服务质量。
结语
新时代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提供全方位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又要聚焦学生个性化发展。高校学生生涯支持体系包含“生涯咨询”“发展指导”“就业帮扶”“互助互享”“数据积累”五大维度功能,通过“新媒体”“校企合作”“学生组织”“校友资源”四大平台健康运营。它既是高校就业服务的创新探索,又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 潘柳冰.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就业指导体系创新的研究[J].中国市场2020,(12):175-176.
[2] 张伟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的创新路径探索[J].新闻前哨2020,(04):79-80.
[3] 刘歆语.“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对就业工作影响的探讨[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0,(10):42-44.
[4] 刘国立,刘振川.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才智2019,(36):99.
[5] 姚友忠.基于校友资源开发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质量的路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12):178.
[6] 周雪.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国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韩国、古巴为例[J].现代化教育2019,(54):160-163.
作者介绍:周雪,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辅导员;刘洋,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辅导员; 邹晓航,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