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亦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双桥路7号中心小学 528311
摘要:眼下,信息时代,教师只有智慧地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才会为智慧教学的助力。在我们日常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中,我们会有选择地运用教学媒体,最终将书本知识原汁原味地演绎成多媒体课件而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课堂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眼下,信息时代,教师只有智慧地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才会为智慧教学的助力。
我们都知道,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普通地运用课件来进行教学,而是以“互联网+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的创新教育学习方式。
所以,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有选择地运用教学媒体,最终将书本知识原汁原味地演绎成多媒体课件而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信息技术与智慧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呢?
一、精心设计——打造高效智慧课堂
平时,我们做好课前准备,先和学生交流沟通,通过学生的所思所想,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态,才能有效地设计出媒体技术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效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而教师也能够快速通过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直观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先把自己课前选择好的图片放进主控机的桌面,然后再共享给全班学生,这样,学生在文档中就能够很快的按照要求插入图片了,而且掌握的也不错。当然,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在网络搜索图片,但是,这样就比较浪费时间,所以,这样的做法也只能够让学生回家才去进一步熟练了。
因此,智慧课堂教学时,我们一般都要求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中,积极思考,积极配合,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做到真正的高效。
二、合理利用——助力高效的智慧课堂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课改,就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信息技术科的老师一般都会在智慧课堂教学中运用下面的三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学校在课改的智慧课堂中渗透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都参与进行课堂的讨论,互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组员智慧的碰撞,它可以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或者视频、论坛等把一个大课堂分成小组合作的几个小课堂,让学生人人参与自主学习,个个投入互动学习,表现出自觉、积极、主动的特征,能够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我在上《动画的合成》一课时,我先把学生分成12个四人小组,围绕12台电脑播放教学视频。然后,我把制作动画的步骤和材料分享给12个小组,再布置每个小组的任务——共学单。学生先通过小组内的商量、讨论,最后由小组长代表小组把任务完成。老师从主控机的操作里抽出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其中一个小组进行展示、分享,再让每个学生进行动手实操训练。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人人参与,既发挥了思维,又动手操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老师预设的情境,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例如,在学习《电脑的组成》教学时,教师提供一台拆散的电脑让学生观看和熟悉,然后让学生通过微视频观看学习,最后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指导并及时纠正。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熟悉电脑部件的名称和位置。这样既让学生容易接受,还提高了学习的热情。
(三)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设先设定一个情境或一个活动任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知水平,或查阅资料,再进行交流 。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为前提,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
例如,在学习《制作表格》一课时,首先,我创设情境,诱导探究,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观看老师预先制作好的表格微视频。然后让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表格数据,分别制作表格。最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学生制作的表格分享到学生的电脑上,让大家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就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发现和探究。
三、网络平台——丰富高效的智慧课堂
平时,我们信息技术科的老师通过学习软件,提供给学生各种操作的操作步骤。例如设计一些文档插入图片、文字配上好看的图片、动画、漫画、音频、视频、编程、3D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然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会根据需要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进行讨论交流,深入探究。往往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这时,我们就会组织学生进行一对一、或者是小组探究的方法,进行商量、讨论、分享,最后让学生通过评价和加分的方法对分享交流的学生进行中肯的非量化的评价。
课上、课后,我们还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实时实地的讨论、交流,把在课堂上不明白的地方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来得以解决。
网络平台为丰富我们的高效智慧课堂提供了一个方便。
四、动手实践——创造高效的智慧课堂
一般来说,我们在信息课堂上通过主控的电脑,让学生查找资料、网络下载等的实时运用,把课堂任务完成得圆满。因此,我们经常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工具,电子表格、word文档、绘画、专题网站、编程、3D等来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
平时,我们利用智慧课堂的大数据分析、比对,让课前和课堂学生的活跃度融为一体,这样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上我们利用预设的教学任务: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对学生进行合作共学。最后在小组合作的众多智慧汇集下,出色地完成课堂任务,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可以进行课中或课后的抽测检查,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我们的延学单还可以让学生把复习课堂的教学内容回家继续巩固。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够就得以提高,往往很多的创新作品都是在课外才设计出来的。
总之,我们在课改的脚步中,匆匆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融合,既转变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数字化学习能力,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王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6).
[2]李艳.探究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J].才智,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