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7期   作者:乐冬梅
[导读] 在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排了了一个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乐冬梅
        广西横县那阳镇大联村委小学长塘教学点   530301  
        摘要:在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排了了一个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旨在锻炼学生读懂自然段、学会从自然段中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因此要教好这个单元 ,教师一是必须要读懂本单元意图,二是要“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策略。
关键词:关键语句  段意
   在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排了了一个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旨在锻炼学生读懂自然段、学会从自然段中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我在这个单元的教学时,有所思有所获。
一、读懂本单元意图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句话中,需要认真思考的另外一个词语是“概括”。“概括”是逻辑思维的一个概念。从阅读文章提取信息的过程来讲,概括是“把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所表达的共同意思或主要意思进行归结然后简明扼要的表述下来”。“归结共同意思,需要对各个部分内容内容的属性进行分析,找到共同点”;“归结主要意思,则需要对文章所写各部分内容进行比较,进行主次区分”或者“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理出文章内容主干”。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意思是阅读的时候,得能够区分这一段话中的每个句子都在讲什么,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些段落,某个句子就是直接概括了其他句子所表达的“共同意思”的,读完一段话,如果有这样的句子,就用这句话来做概括这段话的大意。教学中落实“概括一段话大意”的过程,只要引导学生去进行“句子主要意思分析、不同句子所表达内容中共性或者主要意思认识、对共性的归纳和对主要内容的梳理、简要表述、认识在这一段话中哪个句子已经简明地表达了这个共性”的过程练习的。
        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安排了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上册第六单元的“关键语句”与下册第四单元的“关键语句”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上册第六单元强调的是“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就是理解“段落中不同的句子写出来了什么共同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段落的主要的意思。当然,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既要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又得读懂其他句子与关键语句的关系,进而读懂段落写了什么意思。只是,在上册,对“概括段意”还不做具体要求。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段话中的关键语句是“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其他句子,具体讲的是“色彩和美丽,还有出现这么多色彩的原因”。
再比如:《海滨小城》的第4段:“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载了很多树。有桉树…… ”在这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就是第一句。以下的句子具体讲“栽了多少树,哪些树”。开头的句子没有写这么多树怎么样。但是,接下来的段落有一句话“小城的公园更美”、结尾又说“这座海滨小城真实又美丽又整洁”。

虽然在第4段话中没有说明“美丽、整洁”特征的关键语句,但把上下文结合起来,就知道这段话主要讲的是“小城的庭院很美丽”的意思。
        在下册第三单元,编者安排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个意思,出现在文章当中的话,自然就是能够表达主要内容、主要特点、思想观点的,那就是关键语句。比如《赵州桥》第3自然段:“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真像活了一样。”这段话主要是围绕着“赵州桥而且美观”这个意思来写的。这一单元中的《一幅扬名中外的画》的很多段落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二、“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具体策略
         1.直接运用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
        读一个段落概括自然段的大意,首先要通读全段 , 对全段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其次要分清全段有几句话 , 每句话各讲了什么意思; 第三是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清层次 ; 第四是根据层与层的关系 ,分析全段中心意思所在 , 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例如我在上《花钟》这课的第一自然段时,首先是在整体阅读段落之后的“读懂句意”:第二句话是什么意思,第三句话是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具体介绍作者观察到的“从早上四点到晚上九点不同种类的一些花在不同的时间开发放的情形”;《小虾》这篇课文,第3自然段比较典型直接运用关键句概括。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
   2.把关键句进行整合概括段意。
在教《花种》第2自然段的时候,首先读懂句子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练习判断:哪一句话概括了这段话的意思,然后,我让学生思考 :除了“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这一句,下面的句子,都是讲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关系。选择看看哪个更让读者一打听就明白——更体现规律。
3.根据关键句所提示的意思,对段落的几层意思进行比较、取舍,进行概括。比如《赵州桥》第1自然段:赵州桥非常雄伟……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貌似有两个对赵州桥特点进行概括的句子——雄伟、设计是创举。这得根据段落内容,看主要讲的是哪一个特点,比较取舍之后,再进行概括。
4.没有关键句子的顺承关系段落,用综合法,
(1)顺承关系的自然段,采用综合法,把过程的各个要点按照先后顺序提炼出来,再进行合并概括,讲述人们做了什么。人物、事件(连动式)实践结果(对象)等。
   (2)讲述了几个特点但是没有总起、总结这类句子,用综合法——把几个特点综合在一起,用“有的、有的”“或者既……又”,或者干脆直接用“什么怎么样怎么样”这一类句式来概括。如:《海底世界》,第2自然段没有中心句子提示(有一个貌似中心句,却只是前半部分的概括),只能做综合概括。这类综合概括,就是把两个特点相加,简单表述出来。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需要我们老师随文进行训练,日积月累,随着年级的升高,还需要孩子不断提升自己的概括能力,并学会用更多的方法去总结概括段意。
参考文献:
亮点激活 小学教材多元演练 语文 三年 级 上 配人教版.张登库.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1.07
精彩课堂课时训练 语文 三年级 上.喻明森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7.06
3.这句话是总起句吗”等11则小学语文教师 , 2010 , 第1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