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课堂互动,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志国
[导读] 课堂互动会影响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物理教师应该通过课堂互动提高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
        李志国
        天津市静海区沿庄镇中学   301605
        摘要:课堂互动会影响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物理教师应该通过课堂互动提高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结合多种教学活动开展引导学生们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利于收获更高水准的课堂教学效率。基于初中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和思维认知特点,物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互动基础上实施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在资源运用基础上提高学生们的知识体验。所以物理教师应该合理增加课堂互动,重视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地探索。
关键词:物理教师;课堂互动;初中生;知识体验;课堂教学

前言:传统教学思维不能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与灵活性的实践运用,限制学生们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运用的能力,未能通过课堂教学提高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因为课堂互动可以提高初中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动力,也能在师生互动基础上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立足课堂教学锻炼学生们探究能力。所以物理教师应该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初中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探索,重视在资源运用基础上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利于构建比较完整的课程知识结构。
一、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开展互动,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和梳理
        传统教学模式限制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和实践运用的效果,未能指导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地探索,没有让学生们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学科能力的有效培养。课堂互动能提高初中生参与知识学习和实践讨论的兴趣,引导班级学生在互动中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并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呈现出比较强的课堂运用价值[1]。基于初中生的认知情况和课程教育特点,本文认为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开展互动,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和梳理。
        例如在对初中生开展声现象知识讲解的时候,物理教师需要围绕文章内容和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阅读和整理的动力,有利于收获更高水准的课程教育效率。物理教师应该围绕声音产生与利用等内容开展多样化的知识交流,提高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也能引导学生在知识梳理基础上掌握重难点内容,利于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所以物理教师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到课堂互动的运用价值,立足互动推动课堂导入的有序开展,有助于收获更高水准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可以在革新陈旧授课思维基础上推动课堂互动的稳定开展,引导初中生对课程内容进行交流,有助于收获更高水准的课程教育和学科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物理教师通过问题情境营造推动课堂互动的开展,提高初中生的知识探索与体验能力
        基于初中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和思维认知特点,物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互动基础上实施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这样可以在资源运用基础上提高学生们的知识体验。研究指出问题情境能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地探索,利于班级学生在问题互动与解答中获得更高水准的知识熏陶,同时也能通过课堂教学锻炼学生们的学习与知识梳理能力。所以物理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营造推动课堂互动的开展,提高初中生的知识探索与体验能力。


        以压强课程知识讲解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生的学习意识与课程知识提出多个层面的思考问题以营造问题情境,立足思考问题引导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与实践运用。“压强的概念是什么?”“液体压强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色?”“大气压强具体什么样的特点?”“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课程知识的运用价值有哪些?”这样可以指导初中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地思考,利于班级学生在问题解答基础上获得更高水准的知识体验,以此在课堂互动基础上推动课程教育的稳定开展[2]。物理教师需要在初中生回答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知识讲解与内容整理,可以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从而合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三、物理教师应该鼓励初中生对实验操作进行互动交流,利于强化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研究指出物理教师应该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初中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探索,重视在资源运用基础上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有助于构建比较完整的课程知识结构。实验操作是物理教师需要做好的一项教学工作,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初中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地思考,也能通过实验操作锻炼班级学生的知识探究与实践操作能力[3]。基于初中生呈现出的学习能力与思维逻辑特点,物理教师应该鼓励初中生对实验操作进行互动交流,利于强化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指导初中生进行浮力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和教育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案,鼓励班级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多样化地探索和整理,这样可以收获更高水准的实验教学效果。基于初中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与思维逻辑特点,物理教师能鼓励班级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关注的事项与流程,重视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引导初中生对浮力实验进行多个层面地思考。然后结合初中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引导班级学生在知识梳理基础上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更好掌握浮力实验的操作条件,在现象分析基础上加深对实验知识的了解与认知程度。所以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与操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应该鼓励初中生结合实验操作情况开展注意事项、操作流程与知识体验等内容的交流,在互动交流基础上提高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与实践运用程度。
结论:物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互动基础上实施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在资源运用基础上提高学生们的知识体验,这样可以收获更高水准的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效果。基于初中生的认知情况和课程教育特点,本文认为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开展互动,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和梳理。同时,物理教师需要通过问题情境营造推动课堂互动的开展,提高初中生的知识探索与体验能力。此外,物理教师应该鼓励初中生对实验操作进行互动交流,利于强化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太成.初中物理小组合作教学中课堂互动的有效性研究[J].科普童话,2018,15(39):61.
[2]任建鑫.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科学与财富,2019,16(30):72.
[3]余梦.低成本实验"慢"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5(1):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