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关键能力培养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廖小清
[导读] 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重视度的逐渐提高,教育部门为提升各阶段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廖小清
        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邮编:365300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重视度的逐渐提高,教育部门为提升各阶段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积极地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推行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基准,从而全面提升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在新课改实施背景下,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与现代高中地理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教师必须着力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工作。本文就高中地理关键能力培养,展开了相关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关键能力;实践探究
前言: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复杂性,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地理又是极为重要的学习科目,所以提升地理教学质量迫在眉睫。现阶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仍然以考试作为教学目的,从而向学生施加大量的教学任务。而学生长期处在高压学习环境中,极易在巨大压力下发生思想上的变化,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地理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地理学习上的困难。
一、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理论知识灌输方式,不仅达不到有效的教学效果,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更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1]。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在地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可以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需要注意的是,案例必须符合教学内容的核心,以此避免出现教学方向上的错误。其次,教师就可以根据案例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如,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等,从而学习到相关的地理知识。最后,教学案例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而开展教学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投身于教学案例中,而后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对案例形成自我认知,也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开展《常见的地貌类型》教学时,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发现,此课时内容主要是讲在地球外力和内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类型地貌,以及地貌所具有的特征等。而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寻找典型案例,如,我国云南、贵州等地的喀斯特地貌。随后,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喀斯特地貌的景观,以及为学生介绍此地貌的特征等。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中,探究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并且要求学生探索更多地形地貌,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应用地理知识分析、总结地理信息的能力,也促使学生养成了举一反三和自主探究的思考和学习习惯。


二、通过问题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在新课改实施背景下,地理教材发生了明显改变,如,教材每单元最后都会提出问题研究,而问题的大致研究方向与章节紧密相连,从中可以看出教材的改变,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2]。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问题研究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以此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首先,教师在完成单元教学后,就可以根据单元小结中的问题研究,继续对学生进行深度教学。同时,在问题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制定合理和科学地研究步骤和要求,以此避免学生以应付的心态完成学习。其次,在问题研究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开展地理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中的“问题研究”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除了提出课堂要探究的问题,教师还要设置问题研究要求和方向,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发挥想象力,从地方资源、地理位置以及地区近年的经济发展情况客观说出有效对策等。其次,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学习,可以从喀斯特峰丛山地人口数量、城市分布、交通和区域特点等方面进行探究,并且倡导每个组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三、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地理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实践活动的重视度,并且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条件,以此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教师在创设地理实践活动时,应该注重实践的研究性,这主要是为了提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因为一旦实践活动缺乏研究性,就会降低整个实践活动的难度,也就降低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从而导致实践活动失去教学意义,更无法起到培养学生地理关键能力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详细设计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并从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转变,将带有研究性、启发性、操作动、探究性等主题融入实践活动中,进而确保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主管能动性,并借助活动内容锻炼知识的思维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关键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关键能力,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同时,还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及运用案例教学、问题研究和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地图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4):8.
[2] 冯代萍.高中地理地图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探究[J].速读(下旬),2020,(2):123.
[3] 秦艺玮.高中地理学习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9,(1):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