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
陕西省城固县城关中学 723200
摘要:基于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心理健康、文化自信、人生价值等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我国不断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以及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教材教学内容时,也应该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但从教学成果上来看,关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有效掌握课堂内容。基于此,本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构建
引言
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是言谈举止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是国家法治和道德准则发挥作用,因此在初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普遍不高,如何优化课程教学、提高育人实效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实践活动开展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就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与道德素养在学科实践中得到提升。但很多教师只重视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没有借助学生身边的实际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果[1],使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活动脱离,学生文化素养与实践能力不匹配。为了保证学生道德观念与法制观念的共同提升,教师要关注学生校园生活的细节,积极组织他们参与有关道德与法治的主题活动,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对外界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兴趣,但是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很容易认为学习是单调的、枯燥的,加上青春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1]。另一方面,由于认知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学生对学习的认知仅仅是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因此,在学习中难以投入精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站在初中生自我认知发展角度来分析,学生很难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在成长中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敷衍的态度,教师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更正,将对教学带来难以挽回的消极影响。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小组合作探究和角色扮演,课内实践中点亮生命教育
以“活出生命的精彩”为例,在课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把握“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题基础知识、重难点,联系当下社会和“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主题紧密相连的事例,在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中将其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观看短片、视频过程中深刻感受生命的可贵、美好,深层次解读生命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在相互作用中深化课内实践,在学生层次化实践中点亮生命教育,让学生自由组合,围绕“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主题,走进现实生活的同时选取事例,深化、整合已学过的“生命的思考”“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等课题,在新旧知识衔接中合理思考、探究,有效组织语言,合理编排情境对话内容的同时融入舞蹈、音乐等元素,分角色进行排练,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进行表演,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内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在锻炼思维、能力中获取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升生命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二)开展课外实践,培养道德素养
相比于理论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更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增进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长期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会降低其课业成绩。因此,教师要将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在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同时,满足学生对提升实践能力的追求。开展活动前,教师要了解与关注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并积极与其沟通活动形式。在师生达成一致后,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实践活动的意义与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理论知识,使道德素养与法制观念更深入学生内心。
(三)家庭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家庭教育在学生未来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良好的家庭成员关系以及家庭氛围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保障。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构建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引导,鼓励学生家长能够以身作则,进一步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家庭关系的处理水平,尊重未成年子女,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从各个层面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于学生道德品质与生活情操的养成有很大影响,为此,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的研究学生个人心理变化,消除学生对于学习的距离感。不断地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进一步融入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同时,经常鼓励学生去独立自主思考的问题,积极寻找合理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振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德育策略思考[J].华夏教师,2019(24):88.
[2]杨言香.“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9,17(22):147+149.
[3]马凯娜.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