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水
泉州市奕聪中学 362015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强调初中数学教育应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思想,重视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便在此基础上,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就实际来看,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原因的影响,致使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较差。那么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主要就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现状为出发点,并对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展开了详细的探讨。望在此基础上,可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地区;初中教育;核心素养;教学现状;培养对策
前言:培养核心素养,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其文化底蕴;同时还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可有效增强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优化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主要就提升农村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一、分析当前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课”为主,中学生要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纪律,认真听讲,仔细做好笔记,不能与他人探讨问题,更不能做自己的事情。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教学管理的作用,但久而久之,会致使班级教学气氛过于沉闷。而正这种沉闷、封闭式的教学环境,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其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有限,核心素养培养的难度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带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教学资源有限,所以很多教师仍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另外,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条件有限,缺少发展前,所以很多年轻教师并不愿到农村来任教。而正因如此,使得部分农村地区的教学观念固化,学生无法接触到新的教学思想。此外,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不健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阐述提高农村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依据学生实情,开展分层教学
在农村地区,由于中学生的生活情况不同,性格、爱好不同,所以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也存有较大的差异。那么在此背景下,数学教师要想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便需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分层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还可让基础弱、学习一般的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余角和补角”这一内容时,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便可借助分层的方式来开展教学。
如有这样一道题:∠AOB是一个平角,已知DO是∠AOB的角平分线,CO平分∠AOD,那么请问:∠COD是多少度?问题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对于部分没有掌握余角与补角性质的学生来说,仍存有一些难度。那么在这时,教师可以便可先让学生们将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圈出来;然后在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提问。如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可让他们先分析一些简单的问题。如“∠AOB是一个平角”这一条件有什么作用?而对于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教师可借助引导的方式,让他们在分析关键信息后,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让其进行计算、验证。以此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还可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设计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模式
在部分农村地区,由于教学资源短缺与教学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度。所以教师应积极探索,可利用设计教学情境方法来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彰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丰富农村地区课堂教学的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与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教师便可借助设计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如七年级组织65名学生为校图书室搬教材,女生每人每次搬6本书,男生每人每次搬8本书,每人各搬了4次,共搬了1800本图书,那么请问这些同学中共有多少名男生?由于这一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深,所以当问题一抛出,教室里便响起了热烈地讨论声。不一会,便有学生说: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将男同学的搬书人数设为x,那么女生搬书人数就是65-x,之后根据题意,便可得出方程:4×8x+4×6(65-x)=1800,最终解出共有30名男同学参与了搬书活动。以此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
(三)理论结合实际,合理设计作业
要想强化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便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合理设计课后作业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起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还可提升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有效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即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学内容,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目;最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整理归纳三角形的知识点,并进行试题练习。以此不仅可以拓展中学生的思维,提升其灵活应用能力;提升还可优化农村初中课堂的教学效果,踧踖中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农村初中数学教育也应进行必要的创新,在重视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基础上,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以此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锻炼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农村数学课程的效果,促进农村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江.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分析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7):19-20.
[2]李汉智.发展农村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教育界,2020(16):51-52.
[3]糜长琦.提升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8):72+75.
[4]范爽,丁秀莲.课堂教学中农村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7(12):23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