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武术教学中有效发展体能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陈铃金
[导读] 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陈铃金
        集美区三社小学,361021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育中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时代的发展。武术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每一个招式都体现出了中华人民的心血,不仅可以通过武术强健学生的体魄,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在日常的体育课程中,将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发扬光大。
        关键字:小学武术;体能发展;策略
        一、引言
        小学时期是学生身体素质迅速发展的阶段,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最早成为了小学武术教学的一部分,其动作的优美性和丰富性,令人心生向往。学校是学生接触民族文化的起点,故此,学校要建立正确、合理的教学方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武术学习观念,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武术教学中有效发展体能的策略展开讨论。
        二、传统教育方式下的不足
        (一)学生的兴趣减弱
        武术虽然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相对较早的进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授课,课程内容相对单一,课本上的内容相对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难以理解。导致学生对武术教学的兴致不高。而且小学体育教学课时有限,武术教学时间更是少,教师对于教材内容不能够全面的进行讲解,课程间隔时间也较长,学生在课上学习效果不错,但在课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其他学科压力较大,武术教师上节课所讲的内容,学生可能只有模糊的记忆。久而久之,使武术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展。
        (二)缺乏教学的科学与标准
        武术的标准化是当前武术研究的重点内容。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在几十年的武术教育之中,并没有形成以现代化教育为基础的标准化教学模式。小学正是学生接触武术教育的第一站,面对正在成长的阶段的小学生群体,应该更注重武术教育的科学和标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方法千差万别,教学内容随意。小学生从最开始就接触这样形式的武术教学后,会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武术教学就是随意散漫的状态,对武术在小学教育之中的开展有极大的阻碍。
        (三)武术教学中理论知识淡化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会认为,武术主要以技巧和运动教学为主,而忽略了文化知识背景。学生只知道练习动作,而并不知道武术背后的民族文化。技能的练习可以强健学生体魄,锻炼学生肢体协调能力,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而对于正处于思想发展中的小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承的非常重要。武术在千百年历史活动中累积了大量的文化内容,教师应该明白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能在教授技能传习的时,忽略了理论部分的教育。


        三、武术教育中有效发展体能的策略
        (一)引入线上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基于武术课程时间较短,间隔时间较长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入线上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印象,比如:在授课时,播放与这节课相关的武术视频,并配以适当的音乐,如在练习太极中的拳、掌、勾、绷、捋、进步、退步、碾脚等动作时,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播放影片《太极宗师》中经典的太极片段,教师通过视频来给学生讲解这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让学生对于太极有初步的了解,而且以这种形式可以引起学生对武术课堂的兴趣,也能规范学生的动作,对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教室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发送相关的视频,布置相应的任务,也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学生在课下通过视频进行练习。例如在讲解《武术当中的基本步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发布任务,让学生搜集与此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整理好发送到教师指定的邮箱,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做好预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工作顺利开展,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师做好示范,使动作标准统一化
        武术动作复杂多变,套路也是多种多样的。武术教学对于动作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教师必须以完整的、规范的形体动作来进行授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先规范自己,帮助学生了解完整的动作表现,尤其是武术当中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例如武术的身法、眼神、以及动作的轻缓等。这些都是用语言无法表达,需要学生在观察教师的工作表现来模仿和领悟,帮助学生来建立深刻的第一印象。
        如在讲解“马步冲拳”时,教师要做好示范工作,在做动作的同时要向学生讲解各个部位应该怎样配合,加上武术用词,如双脚左右开立,身体挺直、抬头挺胸、双腿屈膝、拳抱腰间、拳心向上用力向前冲拳。以直观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到武术的特点。教师在示范完成之后,再指导学生自己来进行武术动作,学生就会相对容易接受和理解。对于复杂的动作更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把复杂的武术动作拆解成较为简单的动作来给学生讲解,最后在完整的示范一遍,动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选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武术课堂涉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不能只是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在原有课本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化元素,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课时,应该结合现代小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而对于书本上生僻晦涩的文字,教师可以结合实践进行教学,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抓住武术动作中的精髓。
        例如教师在讲解出拳的力度和速度时,可以向学生讲解许多武术动作中,会模仿动物的形态,像螳螂拳、猴拳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武术内容里的动作,来向学生展示出拳的姿态和节奏感。也可以在武术教学中融入现阶段流行的音乐或者舞蹈元素。在讲解太极剑二十四式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内容中融入节奏感较强的现代化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以武术并不能完全照搬书本上的内容,要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应该做好简化工作,便于学生学习,避免学生因为看不懂,理解不了书本上的内容,而产生抵触的心理。
        四、结语
        我们的传统文化在长时间的累积下逐渐深厚,早已与国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更应该被引起重视。在小学体育课程当中加入武术教学,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增强学生体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武术的热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嘉.新形势下小学武术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究[J].才智,2020(19):135-136.
        [2]汪雅蓉. 课内外一体化视角下小学武术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