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静
山东省德州市陈庄小学 邮编253000
摘要:如果把班集体比作航船,班主任就是舵手。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而言,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
任教后我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这几年来既有成功的喜悦和骄傲,也有失败的苦涩和难过,多年来班主任工作使我在班级管理方面有了一些浅薄的体会:
一、良好的心态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是所有教师中工作最繁杂的,不仅要做好教学模式的转变,还要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很容易使班主任老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心理。所以拥有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对班主任而言至关重要,好的心态,必定会带来好的认知和结果,即使在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好心态依然能够让人身心愉悦。当我们抱怨学生越来越难管,问题学生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回想过:如果学生个个都优秀了,那我们班主任是不是就真的没用了?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心酸和困苦,得与失,利与弊都是相辅相成的。班主任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不知要丰富多少,其实,最好的心态就是接受不完美,当我们把班主任这份工作当成一份事业而不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来看待的话,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会为你开绿灯。
二、有效的沟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一个班级要想团结一致,必须要配合默契,合作的默契源于沟通,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存在一个重要的原理叫做沟通漏斗,它呈现的是一种由上至下逐渐减少的趋势,即心里想的100%,嘴上说的80%,别人听到的60%,别人听懂的40%,别人行动的20%。从这一串数字中我在反思:为什么孩子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为什么对班级的规章制度孩子们一再触犯,原来是沟通出了问题。人与人交往,沟通是桥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基础,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增强耐心,不断学习沟通交流的技巧,与学生进行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多在学生需要获得帮助时伸出温暖之手,发现有困难的,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无学习积极性的,不是采取直接的体罚方式,而是多花点时间关注、督促、鼓励他,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真诚的关爱他而不是冷落他,努力让孩子们敞开心扉,把班主任当成他们的知心人,当学生们与班主任无所顾忌,无话不谈时,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因材施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时代在进步,学生们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时代的小学生们接受了许多社会信息,甚至形成了不少成人化的思想,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对老师的教诲洗耳恭听,相反个性越来越张扬。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特别是对于学习成绩差、品行不规范学生,我们更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同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争取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学有所获,快乐成长。
四、宽容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老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不满,发泄自己愤怒时也需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惩罚教育应该是现代教学中最热点的一个话题,如何才能用好惩罚这把双刃剑呢?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学会宽容自己的学生,宽容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有时孩子犯错误并非是有意的,有时是处于好奇或无知,因为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当孩子犯错误时,按实际情况给予宽容,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找出合适的理由,让孩子有台阶可下,必要时也可为孩子的错误保守秘密,从而保护孩子自尊心。作为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学生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但惩罚一定要掌握“度”,不论教师想采取何种方式惩罚学生都需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孩子呢。如果我们老师不能宽容,过分苛求,违背生理成长规律,我想我们的孩子也许就被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毁了。因此我认为爱学生要从理解、信任学生做起。让他们懂得爱既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也是一种理解,一种信任。
五、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
班主任要想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以及不断进步的学生,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能因循守旧,用老一套的工作经验处理问题,这样不仅会阻碍学生的发展,班主任本人的发展也受到限制。长此以往,这对学生以及家长都是极不负责的。所以,班主任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就要不断的学习充电,学习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等与学生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学习其他优秀班主任先进的管理方法等,将所学学科理论、先进方法运用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去,保持自己班级管理模式的先进性、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的做好做实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因势利导,做到润物细无声,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家长认可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