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朱俊
[导读] 高中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
        朱俊
        
        四川省绵阳市开元中学
        
        摘要:高中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中院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计算机教学,以学生的就业为出发点,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获得更多有用的计算机实用技能,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学生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建设社会铺垫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对于高中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加强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突出高中教育强调教育应用性的特点,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1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低
        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较弱。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坚持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缺乏新意的教学容易让学习意识原本就很薄弱的学生失去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不高,就会导致计算机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从而影响高中计算机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1.2学生对于计算机软件熟练、硬件陌生
        当下移动设备普及,个人计算机淡出生活现在的学生成长在一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普及的社会,他们可能对这些移动设备使用很熟练;而个人计算机已不在是现在家庭必备的电子产品,更多的是在办公场所使用。熟悉移动设备上APP的同学们,就对个人计算机的使用不熟悉;比如说,同学可能熟悉使用百度APP,而不知道怎么使用浏览器输百度的网址,甚至存在部分学生还不知道电脑的开关机键在哪里。
        1.3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状况来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不同,因此学习的出发点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按照这种区别,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但实际的教学情况却是,教师的知识传播过于抽象,往往会将时间放置在理论性知识点的阐述上,导致内容过于乏味、单一,缺乏新颖,而且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高。教师在这种过于沉闷的课堂氛围下,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1.4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科学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涉及范围和频率急速地上升,随之而来的各种硬件更新和其淘汰也是让很多人目不暇接。目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操作和应用也是建立在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变。同时学生们所需要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和其深度也在深化。学校属于事业单位,有限的设备和教学资源也极大地限制了计算机自身的操作和其硬件功能更新,教学设备更新缓慢,学校需要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设备和机房,有限的机器,有限的改造和升级。各校的具体情况不一,应有计划逐步地完善教学设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培养出更多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的人才。


        2高中计算机教学对策
        2.1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了让思维活跃的高中学生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计算机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感受到计算机学习的价值,以此逐步提升参与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
        2.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做什么都离不开兴趣,学习也是如此。然而高中学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学生会因为文化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毅力知难而退等原因,从起初学习兴趣浓厚,到后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于是不认真听课,不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实践操作,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任务。作为教授计算机学科的老师,培养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以下便是笔者的做法。上好第一课。笔者的第一节堂课就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给学生讲名人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给学生讲学好计算机,发展空间、就业空间很大,各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动漫设计、办公自动化、广告设计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层面,基础差异很大,所以教学中笔者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让大家都有成就感。引入竞赛机制。练习打字是比较枯燥的环节,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打字基础后,笔者常常开展打字比赛活动,给予比赛成绩优异的学生表扬或奖励;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一问一答抢答赛,对一些难点,比如编程课,笔者就设计形象、直观的课件,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地掌握难点突破疑点。学生有了成就感,自然就提高了学习兴趣。
        2.3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
        为更好地突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需要在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意识的启发与教育,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和逻辑能力。传统计算机专业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专业学习中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能力,给予学生相关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科学家和其他各方面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更好的参与到自主学习知识中,增强学生更多的学习信心与耐心。
        2.4奖惩并施,因材施“量”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课程,讲授+练习的模式,使课堂上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学生疲于一沉不变的形式,需要增加一些课堂动力。鉴于学生对成绩还是比较在意的心态,在课堂过程中增加一些奖惩措施。通过一定的奖惩环节的设计,形成良好的学生之间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好胜心和荣辱感,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按平时课堂的活跃程度、回答问题情况以及练习情况等给予相应平时加分或减分,这种激励的方式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由于学生之间知识储备以及能力的差异,导致课堂练习完成时间上也有较大差异。为了平衡这种局势,课堂上可以布置一些加分题,这样既避免动作快的学生无事可做,也给动作慢的学生时间去消化完成。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高中教学的重要职责所在。计算机是社会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计算机教学,对目前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此进一步完善高中计算机教学,让高中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学习成为更优质、全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沙渊.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8(51).
        [2]刘新成.新时期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6(16).
        [3]邓云娇.新时期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知识文库,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