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方法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甄御婷
[导读] 为了进一步探索“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方法
        甄御婷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索“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方法,首先对“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其对高职教育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从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实践教育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1+X”证书制度;教学方法;高职院校
1.引言
        实际上,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中,职业教育虽然立足于一线技术人员的培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则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性,这主要是由于当前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受到了高等本科教育的过度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过于侧重理论知识教育,而对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1+X”证书制度则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指明了正确的前行方向。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的研究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

2.“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对高职教育的挑战
2.1 “1+X”证书制度的概念与内涵
什么是“1+X”证书制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1+X”证书制度是指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作为新的学业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有哪些变化,则需要同当前职业教育正在执行的双证书制度进行比较。 双证书制度由 1993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但不同的文件对双证书的定义不一,除此之外还有“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学历学位证书和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等三种。 本文以“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为准。“1+X”证书制度与双证书制度的区别在于:一是学历证书与学历文凭的区别;二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区别;三是“1”和“X”的区别。
学历证书与学历文凭有何区别?根据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 1993 年编制的《教育法导读》的说明,学历证书是学业证书的主体,是学制系统内的教育机构对完成学制系统内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分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三种。《教育法导读》说明了学历证书的内涵及其外延,并没有提及学历文凭。根据词义解释,学历文凭现指毕业证书[7]。结合《教育法导读》,学历文凭是由学制系统内的教育机构对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经考核达到合格水平的在籍学生所颁发的证明文件。由此而言,学历证书的范围更广,包括学历文凭。在学历证书中,学历文凭的要求最高。
2.2 “1+X”证书制度对传统职业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受到了应试教育的过度影响,在实际教育中过于侧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具体体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则体现为以学生的学历教育为主,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也逐渐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最初愿景。“1+X”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但“1+X”证书制度也对高职院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首先,从师资配备方面来看,必须要提升教师的实践教育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要通过做好教师职后培训与优秀师资引进工作。其次,还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最好,还需要加强与企业与市场的互动,紧随技术发展前沿动态。



3.“1+X”证书制度制度下的教学方法研究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1+X”证书制度已经成为未来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趋势,但“1+X”证书制度也对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种情况,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1+X”证书制度下教学方法的研究,在下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重理论、轻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一大弊端,这种教育理念是“1+X”证书制度教育模式推广的一大重要障碍。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必须要转变传统认知,重视实践教育,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有效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具体而言,主要需要转变以下两个方面的认知:(1)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实践型应用人才为主,为此,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我国的既有教育体制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能在于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必须要清晰认识到这一点,将教学的重点设在实践型人才培养之中,而不是一味的开展理论教学;(2)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1+X”证书制度不仅专注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更需要将学生教育成全范围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此,教师既要重视技能教育更要关注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例如,需要重视学生的沟通技能培育等。
3.2 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
        受理论教育影响,高职院校一直以来也往往采用填鸭式教育模式,教师只会一味的 教授知识,实际上学生的接受度并不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学习是以自我认知为基础的知识建构过程,“1+X”证书制度更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既有知识体系,而不是采用一味的知识灌输。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出发,构建合适的实践教育知识场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并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检验分析,从而实现新的知识体系建构,最终提升自身的能力。
3.3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实践教育方式
“1+X”证书制度必须要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相结合,这也就意味着必须要突破传统课堂教育的束缚,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方式,根据当前阶段的教育实践,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1)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及时优化学校教育内容。企业对于技术发展较为敏感,学校只有与企业之间展开横向交流合作才能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从而满足教育发展需求。为此,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教育必须要始终坚持与企业保持常态化交流;(2)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能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同时高职院校也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学习机会;(3)建立校内生产模拟基地,进一步解决学生实践教育问题。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实践教育并不具备直接在生产一线直接开展的条件,这就需要学校必须要模拟生产一线的具体情况。通过建立校内生产模拟基地等方式则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朱萍. "1+X证书制度"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J]. 才智, 2020(21).
[2]裴静. "1+X"证书制度下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的前置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 000(008):198,200.
[3]刘浩. "1+X"证书制度下技工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 时代汽车, 2020, 000(001):37-38.
[4]苏开华, 张亚民.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 2020, No.303(03):184-186.
[5]徐荣丽, 高菊玲.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 教育观察, 2019, v.8;No.216(32):89-90.
[6]易俊雅.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J]. 商情, 2020, 000(012):226,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