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经验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进文
[导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并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手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王进文
        温州市瓯海区三溪中学,浙江 温州325016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并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手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处于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对高中生实施信息技术教育,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和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认知和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本文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展开探究,皆为丰富学生知识范围,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
前言:
        信息时代背景下,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含诸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算法、程序、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枯燥的信息技术知识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把握信息技术知识重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科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创新趣味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知识较多,知识点内容相对较多,学习过程会显得枯燥乏味。此时,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课堂说教式授课模式,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应用性特点,将理论知识呈现方式向趣味化的表现形式进行转变,这样有利于教师创新课堂教学,采用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信息的加工》学习过程中,当讲解到“智能处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智能语文、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等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结合“人工智能”主题引导学生从科技改变生活,和对未来生活的设想等方面进行课堂引导。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传授课堂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从基础知识起手,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手段解决问题。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清楚的知道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要结合科学特点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快速掌握和熟练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网络技术应用》学习过程中,在学习“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这一知识时,只凭教师口述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和学会组建小型局域网的。此时,教师一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引导来让学生亲手进行操作,教师适当做好指导教学,并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和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才能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快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课堂学习体验
        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已不再是教学新话题。

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科学合理的选用教学方法,从知识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出发,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以多样性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才有助于增加学生课堂学习体验,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促使学生一直保持良好学习状态投入学习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个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根据不同课堂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这样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将高中信息技术知识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和转变,这样有助于增加和加深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和理解课堂知识。
四、重视开展演示教学,使课堂教学过程精细化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经验,经常会将专业化知识信息采用直观视觉表现手法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观看演示教学的方法进行知识整理和理解,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减少学生抵触枯燥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需要教师在深度教学之中,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通过演示教学快慢放和反复播放以及分步教学的优势,增加学生视觉感受,提高可以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信息与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在学习“信息的编码”相关知识时,由于编码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比较难。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编程结构和流程图,或是结合编辑经典案例通过分节、分步的方式进行演示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学生的学习情况,控制演示教学播放速度,或是重复播放教学中的重点,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知识重难点。
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倡导教学传授学生学习技能和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总结疑问和通过学习获得问题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表格、制图或是一些模板的设计,从而培养学酥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信息的表达与交流》学习过程中,在学习“信息表达”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信息表达的各种方式,比如文字、语言、图形图像、声音、形体动作等;表达技术有书籍、报纸、广播、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并掌握常用的信息表达技术的优缺点,让学生将预习中国遇到的不解问题进行记录,可以通过书籍和网络等渠道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探究,或是在课堂学习中探寻答案。这样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并锻炼学生可以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总结: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完全的融入了人们生产生活,在高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理解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从实际教学出发,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自身教学经验,有计划、有目的的制定教学策略,通过创新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明确教学目标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加学习体验,并通过演示教学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跃龙.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J].魅力中国,2020,(11):107.
[2] 刘寻.浅析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J].神州,2019,(32):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