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别静
[导读] 核心素养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前者立足学科总结得出
        别静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实验小学  711700
        摘要:核心素养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前者立足学科总结得出,后者与学科无关且贯穿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助力学生掌握终身受用技能及知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学生运用与建构语言的能力;第二,学生语文思维提升与发展实况;第三,学生审美及创造美的能力;第四,学生文化理解及传承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掌握语文知识及语言技巧,养成良好求知求进习惯,在学习中传承中华文化,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然而,在有些小学语文课堂上却存在教学思想滞后、育人模式陈旧、评价不科学问题,阻滞教育改革活动发挥育人作用。基于此,为助力教师贯彻立德树人,基于核心素养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优化
        引言:
        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更新,在各学科的学习上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欲提高学生综合的素质必然先从国文教育上入手,小学的语文教学就放在了首位。小学语文的核心知识包括德育、智力、体育、美术、劳动等几方面,从学生的知识到情态,再到技能全方位培养,由此看出教育的方式已从过去的填鸭式灌输悄悄向综合素质的转变。发扬生本教育的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是现阶段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在教育教学中鼓励教师大胆创新,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气氛和质量,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被动式的学习效果是低下的,主动式的学习才能保证更好的学习质量,激发学习兴趣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告诉学生,在学完第一课时后会找几位同学模拟“晏子使楚”的场景,哪位同学对晏子性格的总结最准确,将得到扮演“晏子”的机会。这样,在学习开始前,学生就会紧跟教师的引导认真学习,尽可能去获得扮演的机会。这样,在扮演过程中,学生会努
力把自己代入晏子的角色中,从而能深刻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相关研究指出,大部分小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在完成既定目标时会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但难以达到预期学习效果。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可应用小组合作方式,不仅能弱化组员之间的劣势,还能在相互合作中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在分配合作学习小组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由此一来才能合理分配小组合作成员。
        例如,学习在讨论空城计成功原因时,大部分学生对这场战役成功感到不可思议。

此时某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看过的书籍和影视作品提出,司马懿的性格十分多疑,看到城内空无一人后就觉得必有险情,可以说是被诸葛亮吓走的。虽然学生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问题,但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以致于没有发挥小组合作作用。对此,语文教师可适当提出,如果司马懿大军前来攻城,你是否因多疑而撤兵?司马懿身边的文武大臣也十分多疑吗?教师提出问题在于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空城计成功原因。当学生陷入困惑之后,语文教师再提出问题:“诸葛亮在两军对峙时有何神态?课文中如何描写?”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翻阅课文寻找描写诸葛亮神态的词汇和语句,当看到“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时就明白诸葛亮面对敌人大军时全程自信满满和从容不迫,再加上司马懿天性多疑才促使空城计得以成功。语文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以提问方式,适当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和分析课文,促使学生全面理解人物性格和课文中心思想,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三、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走出去的活动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涵盖天文、地理、四书五经、古往今来不胜枚举,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原则是适应孩子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程度,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接触很多很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去看、去吃透、去感悟。感悟的过程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引领孩子学会如何去审美并鉴赏一篇文学作品,感受作品的魅力,激发孩子对阅读源源不断的兴趣和求知,进一步去阅读和体味作品中故事的大背景,人物的情感和作品中应用到的写作技巧。慢慢的学生就可以自己对文学作品进行上述的解读、剖析、消化,最终吸收为自己的精华。教师要做的不光是将学生带入一个审美鉴赏的精神层面里,还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空间,让学生不断地去吸收再吸收。这个空间很广阔,可以是电视上的诗词鉴赏类综艺节目或参观一些文艺场馆,在那之后让学生以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形式进行各种交流、总结。通过这些活动都能够让孩子在不同的文化中吸收不同的精髓,产生共鸣和感知。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照着优秀作品去仿写文章,自己做创作,
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优化教学活动具有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积累教育改革经验,提高教研质量,贯彻立德树人等积极意义。这就需要小
学语文教师在明晰核心素养内涵基础上紧抓教材、学情、课标关键,践行创新争优、回归社会、深入生活的原则,针对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加以优化,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激活思维、大胆表达、创新实践,在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同时助力小学语文教师新时代育人活动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3):35-36.
        [2]郑毅.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59.
        [3]郑丽丽.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探究[J].人生十六七,2018(17):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