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培养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徐广晨 张文武 孙雪娇 韩亮
[导读]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培养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徐广晨 张文武 孙雪娇 韩亮
        (营口理工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辽宁 营口 115014)
        摘 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培养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培养现状分析入手,引入OBE教育理论,并就该理论在青年教师党员培养体系中运用进行探讨,促进青年教师党员快速发展。
关键词:OBE理念;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做好这部分优秀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及培养工作,不仅能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可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发展滞后,步伐缓慢。
一、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入党存在前紧后松现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青年教师党员将教学、科研业绩作为硬指标,而将政治学习、党性提高视为虚任务,机械的将党性素养与个人业务割裂开来,出现入党前拼命学、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理论学习自觉性不高、系统性不强。有些青年教师的党员意识不强,入党后慢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视自己为普通教职工,对组织交予的工作有畏惧心理,缺乏勇挑重担的勇气与魄力,弱化了教师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模范先锋作用,也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与战斗力。
        (二)基层党组织对青年教师党员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在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师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还面临评职称、科研项目等任务。一些基层党组织出现“重业务、轻政治”的趋势,使得部分青年教师党员把评上职称,多写论文、多搞科研、多拿课题经费和多评奖项看成是“硬实力”、“硬道理”,价值观念趋向于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放松了师德师风、爱岗敬业等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
        (三)基层党组织培养方式陈旧,引领力不足,工作缺乏创新。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党组织上方法不多,党员培养依旧停留于开会听汇报、看材料,支部生活缺乏创新,不能结合青年教师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帮助解决思想困惑、工作瓶颈方面作用发挥有限。
二、OBE理论下的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培养体系构建
        (一)OBE理论应用于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培养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是最早起源于美国的教育改革。在OBE教育模式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远比怎样学习和什么时候学习重要。而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OBE理论遵循三个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从这个意义上说,OBE教育模式可被认为是一种教育范式的革新。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培养工作也是一个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管理过程,与 OBE理论有着相通之处。将OBE教育模式引入青年教师党员培养的工作领域,从持续改进角度抓好党员质量,符合党建工作的内在规律,对贯彻从严治党要求,改进党员发展质量,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党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OBE框架下的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培养体系构建原则
    1.以党员发展为中心。青年教师党员是促进和保证学术繁荣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更是基层党组织永葆活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坚持以青年教师党员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在把控改进培养方式、监控制度执行的过程中,通过一个个小循环的推进,实现青年教师党员个体的不断成熟和组织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2.坚持成果导向。就是要把培养出一批对党的认识正确,具有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信念,对党忠诚、意志坚定,知行合一、用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高素质党员的愿景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完善青年教师党员培养机制,制定科学的实施举措,突出成果考核,形成更多的高层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及高水平的党建工作实践经验。
        3.坚持持续改进。OBE理论下的青年教师党员教育体系是一个内部循环的系统,培养体系构建既要遵循《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又要依据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原理,整个体系建设应是一个有序、系统的过程,在持续改进中实现培养质量提升。
        (三)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培养体系模型
        依据OBE理论构建原则,将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培养体系分为制定目标、 设计体系、组织实施、评价改进四个阶段。
    1.明确党员培养目标。基于OBE成果导向的原则明确在青年教师中要培养出一批对党的认识正确,具有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信念,对党忠诚、意志坚定,知行合一、用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高素质党员。
        2.设计培养体系,规范各个环节。以培养高素质党员为目标反向设计青年教师党员培养体系的结构。根据党员思想成长规律和组织发展程序,可将党员培养工作分为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五个培养环节,针对五个环节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五个子计划,每个计划之间有机结合,一环紧扣一环。每一个子计划,都采用组织培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分阶段分步骤由表及里、由内而外,不断深化对党的认知、情感、信念、意识以及行动。
        3.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是整个培养体系的灵魂,同时也是培养措施是否能顺利实施的关键。根据OBE理念和党员培养目标、各个培养环节以及教育实践反向设计培养计划,实现党员培养模式由“内容为本”向 “党员为本”转变,拓展培养方法和模式。
        4.对培养过程进行跟踪与评估。为了保证青年教师党员的培养目标能够完成,我们需要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跟踪与评估,同时为培养过程提供持续改进的依据。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其中直接评价包括课程模块、课程学习成果、平时表现、思想汇报等;间接评价包括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等。借鉴工程专业认证和OBE的理念,设计支撑培养目标达成度的教育模块权重系数矩阵,以评价教育模块和课程的达成度。根据支撑强度设置权重值,权重值之和等于1。
        基于成果导向的OBE理论,为增强青年教师党员培养效果,发挥青年教师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基层党组织通过引入OBE 理念,以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青年教师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教育教学质量,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青年英才。
参考文献
[1]郭巧,杨兵,何华莉.OBE视角下高校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133-134.
[2]倪成员,徐文君.OBE视域下融入育人核心工作的基层党建载体创新探索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28:170-172.
[3]贾鑫,陈明,齐乐.OBE 视域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机制创新[J].管理观察,2018,24:141-143.
[4]曾卫兵,高锦宏,孟波,等.以O B E理念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9-22.
[5]韩立新,李骅.OBE教育理念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实效性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8,6:100-104.
[6]瞿欢欢.PDCA框架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培养体系探索[J].武夷学院学报,2018,35(5):86-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