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莉
重庆市涪陵区四环路第二十中学校 408000
摘要:我国的民族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色,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且有着强烈的文化底蕴,在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发扬中,中华传统文化在不断的发扬光大,在当前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教材的要求也在逐步地渗透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加深高中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认同感,从而激发高中生对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高中生们的语文文化素养和民族人文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中国 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古代文学作品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高中生们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能够提高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提高高中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与发展,这就要求高中的相关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入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从而进一步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文化素养和民族人文素养。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高中教学中,渗透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快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有利于增加高中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荣誉感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1结合语文教材,深入挖掘传统文化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所有篇目,都是经过专家和教育家精挑细选过的文章,所以,任何一篇文章都伴随着传统文化的踪迹,这就需要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材中进一步的挖掘潜在的传统文化,要不断地突出传统文化在当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从而促进学生们将传统文化作为学习的重点,教师们在相关的语文教学课堂中,也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与引入,让同学们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同时也符合我们当下的发展,所以,教师们要在教材中不断的挖掘潜在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六国论》一课时,教师们应该对本篇课文展开细致的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让学生们熟读古诗词,并且深刻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并且会翻译该篇课文,从而有利于学生们深刻体会本篇古诗的文字优美和意境的优美,从而突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与匀称的思维,并且使学生们能够进一步的体会到该诗中的对称美。
2切合文章背景,了解作者历程
每一篇流传下来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当时的情境或处境之下的感叹与惊叹之作,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对文章的相关背景进行具体教学,学生们想要理解一篇古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丰富情感,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并且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一生遭遇和当时处境,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的教学,并不意味着完全脱离课堂进行教学,相关的传统文化渗透要与具体的课堂内容进行紧密的联系,教师们要对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从而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效率,教师们通过对作者的背景渗透,有助于帮助高中生们更加深刻,且全面的了解古文内容,能够更进一步对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了解,进一步对作者想表达的丰富情感进行了解,从而能够进一步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与继承。例如:在讲述《声声慢》一课时,教师们应该对李清照的写作背景和一生的遭遇进行具体的介绍和解读,从而使学生们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当时李清照的思想感情和所处境遇,从而进一步对其诗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3适当拓展延伸,开展扩展教学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这些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在当前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对传统文化进行课外的拓展延伸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将优秀古代经典作品渗透到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有利于高中生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当代高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培育高中生们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归属感,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民族认同感,教师们在选择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时,要精挑细选,使学生们在阅读经典作品时能够拓宽其视野,能够激发高中生对当前传统文化的民族同感,教师们可以以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经典作品作为进行课外经典作品阅读拓展的一个切入点,从而增强学生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教师们可以根据这篇文章,引入经典名著《水浒传》的相关内容,从而使学生们深刻地体会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主要内容,了解其中关于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相关事迹,从而加强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们学习英雄好汉的疾恶如仇等优秀品质,使学生们对反抗精神有些许了解。
4总结
根据上述文章所述,在当前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对高中生们进行相关传统文化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当代高中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高高中生们的语文综合能力素养,也有利于高中生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除此之外,高中语文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也担负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教师们要对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使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根本,从而培养学生们的优秀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们成为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人与继承人。
参考文献
[1] 黄火焱.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语文课内外,2019,(30):71.
[2] 董建平.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119.
[3] 周小芬.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课外语文(上),2018,(6):172.
[4] 潘文.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赤子,2017,(14):244.
作者简介:
姓名;罗晓莉 出生:(1981—)性别 女,民族:汉 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语文二级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中慧第一城17栋1单元2一1 邮编:408000电话:单位 涪陵第二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