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沙秀梅 丁则曲珍 祝萍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应该教给学生数学教材上的知识和简单计算能力
        沙秀梅  丁则曲珍  祝萍
        (新龙县河口片区寄宿制学校  四川新龙  6268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应该教给学生数学教材上的知识和简单计算能力,还应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是养成数学思维能立的基础阶段,是形成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室应该采取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问题式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其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就小学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一、前言
        数学思维能力在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数学思维能力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发挥其思维自主解决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数学思维能力不仅仅应用于数学科目中,对学生之后学习理科科目,例如物理、化学等学科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构架都十分有帮助。数学思维能力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和逻辑思维,在学习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或实践中,学生能利用思维能力有效转化进而轻松解决难题。生活中,学生利用数学逻辑思维也可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所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目前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措施探讨
1.创设情景教学模式,发散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灌输知识型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这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情景教学模式下,打破了固有的知识主导情景,而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打开学生的思维,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其思维能力。
        要想高效利用情景教学模式,教师应当首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熟悉之后,结合要学的知识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思考问题,通过不断训练,逐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应当时刻明确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学习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教师在情景模式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确定好课堂学习的主体和本节课重难点问题。同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问题导向思维,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仅依靠外界力量解决,要善于探究,同时结合自身知识架构,发散思维,用转化思想的方式看待难题。
2.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与具体实例相结合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科书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工具。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深度挖掘教材知识的精华。在学习小学数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于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利用教材,将课本的内容应与生活紧密结合,课本中的关键数学知识应合理地讲解并指导学生自主思考。小学数学老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学生思考问题能力,并结合具体实例学习数学知识更容易提高其想象空间。举例说明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效率,如果没有通过示例来说明,小学生很难理解教科书中的许多数学知识,但是如果有具体示例进行补充,他们将得到有效的启发并理解数学逻辑之间的关系。


        根据调查,一些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忽略了教材与具体实例的重要联系,以致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进行学习百分数一课时,小学生对于百分数不能很好的掌握其用法和含义,而且单凭教材的知识点无法有效掌握其重点。所以教师应当在百分数教学课堂中,设计入生活场景和简单的生活教学素材,帮助小学生轻易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和运用。例如教师可以举例超市中食品打折的例子和饮料中成分的例子,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调动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其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历较少导致其缺乏思维拓展空间。在此阶段,教师应认识到小学生的这些特征,并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创造思维想象和拓展空间,提升小学生的实践和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学生可以关注学校的课外活动,并利用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培养数学思维也非常重要。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测量桌子和椅子的高度,硬币的大小和直径,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4.注重引导课后应用
        小学阶段的数学都是非常基础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说小学的知识来自于课堂,同样来自于数学思维能力的简单应用。所以教师不仅仅应当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还应该在课后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在平时利用数学思维中发现数学知识,并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中考虑生活。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生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让学生购买水果时怎样搭配最合算问题,应用简单数学加减法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相关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教育部门也着重对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其数学素养做出了要求,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意识的在教学中渗入数学教学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课外活动中学习趣味数学、小组合作形式学习数学等。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采用灵活的结合生活的教学方式,采取创新、高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知识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莉.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551-1552.
[2]黄仕鹏.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N]. 黔西南日报,2015-07-10(008).
[3]陈朝妍.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C].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3:122-123.
作者简介
姓名:沙秀梅  (1987-4)  女  籍贯: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  学历:本科  职称:小教二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邮编:626800  单位:新龙县河口片区寄宿制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