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科
四川轻化工学院643000
摘要:本文指出了危险化学品的定义与分类,危险化学品可分为物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三类。阐述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采购中的问题,储存问题,使用中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分析了实验室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及废弃物处置措施,需改善储藏和使用系统,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有效实施管理制度,以免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使用人进行登记和管理,在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废弃物;管理与处置
实验室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如硝酸铵,过氧化物,氰化物,甲苯等的存放和丢弃应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因为这些危险化学品属于放射性物质,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性物质,其主要分为炸药,易燃气体和液体,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为了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些危险化学品材料的安全使用管理现状,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危险化学品的定义与分类
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具有毒性,燃烧性,助燃性和爆炸性的化学品均属于危险化学品,对人体,设施和环境有害。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和危险特性以及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签的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可分为物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三类[1]。实验室经常使用以下危险化学品:
(1)易燃固体,自燃和潮湿的易燃材料:易于被外部火源点燃,着火点低,可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气体,对热,冲击和摩擦敏感,例如红磷,硫磺等[2]。
(2)易燃液体:具有热膨胀性,易爆,易燃,抗氧化剂,耐酸等危险特性。
(3)有毒的:通过食入,吸入和经皮进入人体,积累到一定量会引起病理变化,扰乱或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4)氧化剂:易分解,释放氧气和热量,有机过氧化物易燃易爆,易分解,对热,振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5)压缩气体和液化气:可分为易燃气体,非可燃气体,有毒气体。
(6)腐蚀性产品:破坏生物体,损害人体,具有腐蚀性,可腐蚀金属。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采购中的问题
对于高校,通常根据自己的需求,科学研究工作中的研究生直接从供应商那里购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理论上规定高校基础教学实验室中使用的药品由专人购买,但是危险化学品的药品采购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对于检测机构而言,基本上可以由专门人员进行采购和分配,采购行为相对完善。
2.2储存问题
通风不良,化学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高校实验室中的试剂和无机化学物质较多,如果我们没有建立完善的账目,监控易生产和剧毒试剂的使用过程,存在不适当的存储,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对于检验机构而言,如果一些机构的通风,遮光和冷却设施不完善,越来越多的危险化学品暴露于空气中的湿气和氧气中,这些无效试剂变质,无效,不当处置,将流向社会,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危害社会稳定和个人健康。另外,受各机构现场条件和投资资金的限制,有些机构的试剂存放分散,将给实验室的安全带来隐患。在此,针对上述情况管理人员应注意这些隐患。因此,为了维护自身和公众的安全,各单位要认真执行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方法,按照各种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储存标准进行危险化学品仓库建设,建立专门的试剂室确保储存安全[3]。
2.3使用中的问题
对于高校,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加上实验室人员密度高,返还账户不足,导致无法对学生使用的试剂进行有效管理,这可能会容易出现不规范实验操作,不符合安全法规的要求。同时,有些学生使用中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3.实验室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及废弃物处置措施
3.1改善储藏和使用系统
化学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性质有所不同,如果存储混乱,很容易引起不同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并引起危险[4]。为了避免一些不负责任的人非标准使用导致事故,有必要严格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管理制度,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危险化学品储存方法,重点管理刺激性强,易燃易爆,高毒,放射性的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应从购买入手,实行责任制,以防止危险物品流入社会。进入实验室后,应当由专人负责管理,监督实验室用户的操作标准化,以确保材料的合理使用。定期检查标明危险物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以免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
3.2有效实施管理制度
为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必须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有效实施管理制度。首先,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后,责任应分配给人,并负责监督非法经营活动。应当对地下责任任务的每一层进行分配,确保从购买,使用到废物处置的所有危险化学品严格按照系统的安全责任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其次,对购买的危险化学品,应清楚标明货物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相应的负责人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危险化学品,有序存放和标记,以防止化学品的非法经营。同时,优化危险化学品的贮存环境,确保贮存环境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当。为防止化学品的无序存储和随机丢弃,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和使用者的相关系统培训和使用标准培训,对使用人进行登记和管理,在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3.3实验室废物的处置措施
废气,废液和废渣等有毒物质常见于分析化学实验过程中,如果直接排放,这些剧毒和致癌性损害人类健康并且污染环境。实验室废物常见的处理措施如下:少量有毒气体被大气稀释,可以直接从排风厨房排出。碱液可以吸收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含有砷,氰化物,汞,铬和苯酚的废液必须达到排放标准后,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排放。分析中使用的有机溶剂通过蒸馏回收[5]。高浓度的酸,碱和洗涤液倒入专用回收罐中进行回收。固体废物必须根据其性质和类别分别进行浓缩,不得随意丢弃,进行无害化学处理后填埋。
参考文献:
[1]黄燕.浅谈本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使用[J].山东化工,2018,47(22):164-165.
[2]曾莉.检测实验室化学因素风险识别及防控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8,21(1):210-212.
[3]顾明.工艺安全管理体系与HSE管理体系结合探究[J].云南化工,2018,45(3):210-210.
[4]韩媛,苏琳琳.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创建分析[J].云南化工,2019,46(6):157-158.
[5]范兴臣.工程检测实验室HSE管控体系建设的意义及构建应用[J].广东安全生产,2020,0(2):68-69.
作者简介:姓名:国力科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8.01.07 籍贯:汉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实验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