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培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直幼儿园 474500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幼儿园渗透剪纸艺术的意义,并分别从营造趣味情境,激发幼儿剪纸兴趣、科学投放材料,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以及简化剪纸形式,提升幼儿审美情趣等方面,指出幼儿园剪纸艺术的渗透与教学策略。
关键词:剪纸艺术;幼儿园;渗透;教学策略
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拥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近些年剪纸艺术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为了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把剪纸艺术引入教育领域,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谈一谈将剪纸艺术引入幼儿园教学的相关思考。
一、剪纸艺术的发展分析
在我国,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今知道并掌握这项艺术的人越来越少,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艺术渐渐消失在人们眼前。站在教育领域来看,很少会涉及到剪纸艺术的学习,没有让孩子从小接触剪纸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剪纸艺术的传承。将剪纸艺术引入幼儿园教学,不仅符合文化传承的需求,而且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引入剪纸艺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学习剪纸艺术时感悟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具有十分显著的教育意义[1]。
二、幼儿园渗透剪纸艺术的意义
在幼儿园中引入剪纸艺术,能够让幼儿在欣赏与感受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使其掌握更多的剪纸技能,深化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以窗花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幼儿讲解剪纸的表现形式,窗花集中显示了剪纸艺术的实用性、装饰性与欣赏性,在节日里将窗花粘贴在门窗上,可以渲染热闹的节日氛围,带给人们愉悦的感受。剪纸能够锻炼孩子手臂和手指的灵活性,应用各种各样的剪纸工具搭配简单的操作带给幼儿不同的实践乐趣,激发他们的潜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为了真正让剪纸在幼儿园里"红"起来,教师应按照幼儿年龄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指导方法:首先,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主要可以带领他们简单的撕纸,锻炼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先引导幼儿自由撕纸,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让他们撕纸的粗细相同,中间不可以断开。为了帮助幼儿撕出想要的图形,可以使用缝纫机在边缘凿出一个个小洞,然后沿着小孔撕出小动物、花草的形象,最后可以为他们提供剪刀和纸,供幼儿裁剪和粘贴,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幼儿提供颜料、毛线以及蜡光笔调动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其次,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主要是对折剪纸和多层剪纸,剪纸的构图体现出对称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展开分层教学,对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他们都能够体会到自身的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剪纸学习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2]。
最后,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讲,他们的肌肉协调性较好,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剪纸技巧,教师需要将图案设计和构图当作剪纸教学的重点,不断完善幼儿的知识结构,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的,幼儿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差异,他们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同,教师应注重分层教学,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展开剪纸教学,锻炼幼儿双手的协调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剪纸艺术的渗透与教学策略
(一)营造趣味情境,激发幼儿剪纸兴趣
要想在幼儿园中渗透剪纸艺术,首先需要营造有利于剪纸学习的情境,调动幼儿学习剪纸艺术的积极性。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剪纸的认知不全面,有的幼儿动手能力强,有的幼儿动手能力稍弱,他们学习剪纸艺术的积极性不同。
考虑到幼儿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少接触剪纸,为此教师应当为他们打造剪纸的文化情境,开阔幼儿的视野,调动他们学习剪纸技能的主动性[3]。
第一,幼儿园大厅是幼儿每天必经的场所,教师可以在大厅当中使用剪纸艺术营造情境,让幼儿受到剪纸艺术的熏陶,幼儿在经过大厅时会被形式多样、颜色鲜艳的剪纸吸引目光,能够潜移默化地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第二,教师可以把优秀的剪纸作品张贴在幼儿园的走廊上,走廊是幼儿娱乐和休息的场所,教师可以在走廊设置剪纸艺术的介绍、分类和展示区域,为幼儿带来无形的熏陶,便于幼儿的接受。
第三,在班级的门窗上张贴幼儿亲手制作的剪纸作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剪纸作品装饰教室,有助于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幼儿体会到剪纸艺术的魅力,感悟剪纸活动带来的享受,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二)科学投放材料,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在剪纸教学中,幼儿教师应当按照具体的需要为幼儿提供所需的剪纸材料,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展开自由创作。需要保证材料投放的灵活性,结合幼儿的爱好和兴趣,开发幼儿园的条件。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幼儿对新鲜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把幼儿的兴趣当作切入点,让他们剪可爱的动物形象,在剪纸练习的过程中对剪纸艺术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教师不应当盲目地为幼儿展示剪纸的技巧,需要按照幼儿的实际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为幼儿介绍剪纸的技巧,让幼儿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应当科学地投放材料,使其与社会主义相契合,在渗透剪纸艺术的同时培养幼儿的爱国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为幼儿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为了更好地落实剪纸艺术教学,幼儿园可以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合作,可以在幼儿园内举办亲子活动,邀请幼儿的家长到园内与孩子一同剪纸,在家长的引导下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丰富实践的机会,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4]。
(三)简化剪纸形式,提升幼儿审美情趣
教师在平时的剪纸教学中,应当秉持化繁为简的原则,对于一开始学习剪纸的幼儿,教师需要教会他们折叠剪纸,由于它具有对称性和粘连性的特点,可以带给幼儿意想不到的惊喜。以窗花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纸对折,之后对角落的花纹和中心花纹作出处理,设计不同的花样,可以先对折一次之后再对折两次,折的方法不同,剪出来的图案也是不同的。在剪雪花的活动中,可以采用对称的方式折叠两次,把雪花的6个花瓣折出来;在剪花瓶时,先采取上下对称然后是左右对称的形式,把纸对折后剪花瓶的外轮廓,之后对花瓶的内部花纹做出处理,中心花纹可以使用去除的方式剪纸,幼儿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基本样式的基础上发挥联想与想象,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剪纸作品[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为了传承这项艺术,让剪纸"红"起来,需要把剪纸艺术引入幼儿园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让幼儿掌握更多的剪纸技巧,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与创作能力,同时促进剪纸艺术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曾灵媛.让剪纸“红”起来 ——幼儿园剪纸艺术的渗透与教学实施策略[J].年轻人,2019,(31):243.
[2]詹莉.让剪纸"红"起来 ——幼儿园剪纸艺术的渗透与教学实施策略[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3):264-267.
[3]孙丽莎.追随孩子发展,突破剪纸创作瓶颈——浅谈大班剪纸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810-811.
[4]楼娇青.幼儿园传承剪纸艺术实现特色育人的实践思考[J].中国教师,2020,(4):115-116.
[5]雷玲.剪纸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考试周刊,2020,(10):163-164.
作者简介:刘培培 1990.12 女 汉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 本科 西峡县直幼儿园 474500 小二 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