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中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祖晓莹
[导读]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了促使大学生们能够成长成才
        祖晓莹
        潍坊科技学院  262700
        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了促使大学生们能够成长成才,除了要进行知识教学之外,还要注重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改变落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综合考虑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种新挑战,从而在实践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高校辅导员要增强岗位责任意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创新管理方法,拓展教育渠道,注重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本文主要围绕高校学生管理中辅导员工作的创新积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创新思路,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新挑战;创新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看得尤为重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把实践路径做到统一,高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新时代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正确认识当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高校的管理育人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首先对高校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工作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在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与思考。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
当下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第二个是对工作思路进行整合;第三个是将工作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从二零一九年九月起,高校的大一新生的主力军赢来了第一批零零后,到如今,大多数的高校几乎已经是零零后的天下了,而当下这一批零零后大学生大多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家庭经济困难,二是就业困难。根据对00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会选择用自信,和平,和解,和谐,开放等词汇来评价自己。而大多数的社会公民对大学生的评价则是拥有独特的思想,选择艰难,有独特的活动方式,面临着许多的诱惑。针对以上描述的这些问题,作为高校的辅导员,首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自己的位置有正确的认知。学生教育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不仅要于之前的基础教育相结合,并且还要引申出之后的职业生活。将其形成一个系统环节,尽力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为学生进去下一个环节的工作做好准备。高校辅导员在这个环节工作过程中,首先要会学生构建物质,精神,社会等三个方面的支撑。同时要对学生工作的四个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将学生管理工作的机制进行创新。是学生确立六个基本价值观,包括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和谐,包容。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对自身的工作内容缺乏全面的认识。辅导员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日常的工作内容也应该根据学生来进行开展。但是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进行服务的对象主体却是学校的领导。日常的工作也都是围绕的引导来进行开展的。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出现了严重的偏离现象。缺乏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
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只看到了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的优点,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的优势特点,甚至有的辅导员在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涯结束后,连学生的名字和本人都对不上号,这些现象都说明了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出现了严重的偏离。
高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的籍贯分布比较广泛,这一问题,也使得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难度大大的增加,并且高校辅导员所管理的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都有比较强的个性,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进行起来相对困难。同时,相比于初高中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大学开放式的管理更是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


        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在当今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但同时又受到很多方面的巨大挑战,这是高校辅导员需要清醒认识和思考面对的。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元化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热衷于追求新事物,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尤其表现在网络生活当中,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也是不同思想价值观念相互影响的空间,但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较少,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价值文化所误导,导致思想上被迷失和出现偏差,沉迷在网络虚拟世界当中,这为学生管理工作制造了很大难题;第二,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现在社会上却显示出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难题,所以在学生管理中需要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第三,多样化的心智状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思想动态、自我约束力等方面存在这差异,而且现在很多学生都追求个性,虽然思想活跃却往往内心空虚,容易出现情感化表现,并且想问题不够长远,自我认识不深刻,这些心理上的问题都需要进行释放和引导。
        四、高校学生管理中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思路
        (一)明确岗位职责,坚持以学生为本
现在一些高校辅导员对自身的岗位职业缺乏清晰的认识,缺少责任感,一般都是将其作为自己教育工作开展的一个跳板,缺少为学生成长发展思考的理念,这样也就无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好的效果。辅导员作为人才培育的指引者,就必须要更新自身的管理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平时应该更多的关心学生,要尊重和关爱学生,主动去尝试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内心活动。要关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法律常识,促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此外,高校辅导员还要自觉约束自身平时的言行,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召学生,发挥榜样的力量,这都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水平开展。
        (二)创新管理方法,确保学生管理的实效
传统上的学生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一般就是辅导员找学生进行单独谈话,然而班级中的学生众多,辅导员难以兼顾到每个学生,工作任务量很大,而且这样也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要想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高校辅导员就必要进行管理方法上的创新。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应该注重对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真正将班干部作为好帮手,并且通过学生管理学生的方式,这样也能能够让学生所接受,同龄人之间能够更亲密友好的交流沟通,能够就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做出针对性的应对管理措施。辅导员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管理当中,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团结友爱、奉献社会、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品德思想,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来约束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来锻炼培养学生,都可以确保取得良好实际效果。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实际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辅导员只需要坚持整体上的正确方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上的及时调整和优化,切忌为了管理而管理。
        五、结语
总之,面对当前新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辅导员应该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改变落后单一的工作模式,以科学正确的新思路来指引工作的开展,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管理方法,关键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确保学生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实效。愿辅导员燃青春之我,育桃李之才。愿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参考文献:
[1]张晗.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2):231.
[2]王馨慧.微信在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06):27-28.
[3]吴婷婷.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03):2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