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及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郑苑娥
[导读] 当前小学生管理工作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关键的影响
        郑苑娥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  514400?
        摘要:当前小学生管理工作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关键的影响,新形势下,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现阶段小学生接受新事物变多,同时对其身心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当前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应当在原来的传统管理办法上加以创新,使管理工作更容易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有利于为小学生营造良好、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良好的秩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文针对目前班级管理工作现状和对策展开了分析,以期为小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学生发展 班级管理 经验总结
一、前言
        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展开有利于加强班主任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班级作为学校开展教学工作最基础的教学单位,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班级内的秩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的教育工作。学生管理水平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高水平的学生管理策略对该班级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同时是学生在校安全生活的重要保障,可以保证学生生活、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在一个班级成立之初,班主任都会下达某些管理方案,但仅仅是通过教师的口头传述而并非有明确的文字规定细则。在未明确班级管理制度的情况下,教师在今后开展班级工作管理时问题体现在管理工作较难开展,学生对管理制度未引起充分重视,甚至以各种制度的漏洞为理由钻空子,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忽视了自我管理这一重要环节,同时对老师的管理也不加以严格遵守。例如,对于小学生管理日常考勤工作,教师虽然对学生讲述过考勤制度的奖罚情况,却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明确的记录和考察环节,导致学生在奖罚制度下管理效率也极低。
2.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未充分落实
        班级文化是凝聚班级力量和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建设。经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小学班级都疏于建设班级文化,而把班级文化的任务全权交给教师来做。往往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十分有效。目前,对班级文化建设忽视的班级提现的问题是,班级整体缺乏向心力,学生与老师之间极其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非常少,使得小学生之间缺乏团结精神和竞争精神。竞争精神是小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学习动力,缺乏竞争精神的班级斗志低迷,不利于开展管理工作。
3.班级管理工作过于苛刻
        据调查发现,目前在小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采取的班级管理方式过于严格、苛刻,使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导致了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学生成绩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管理安排。

班主任过于苛刻的班级管理制度导致了学生产生了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在班级内有了什么问题不敢及时和班主任进行交流沟通,使问题更加严重化。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得不到有效开展,虽然表面的班级管理工作已经十分见效,但学生的心理问题却未能有效得到关注和解决。班主任过于重视表面的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关注,这也不利于真正的班级工作的展开。
三、新形势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1.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的有力保障和支撑,小学班主任要想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和开展,就要充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明细,使学生的行为在班级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规定下正确进行,使班级内的活动在明文规定下有序开展,让班级管理的每项事物都有章可循,使学生在有力的文字规定下进行自我约束行为、自我管理语言,共同打造良好的班级秩序。例如,教师在制定学生日常考勤管理制度时,首先要充分询问广大学生的意见,使管理方案能使学生接受并且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2.学生管理工作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
        新形势下,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方式。班级文化是班级核心的体现,同时代表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加以团结建设。而班级凝聚力的提高离不开优秀的班级文化的辅助。
        例如在开展班级文化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一些名人语录和格言警句添加到班级内的文化墙上,同时还可以展示许多名人照,来不断激励学生学习。学生与教师共同建设班级文化墙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增强对老师的信赖,在之后的管理工作中更容易配合老师展开班级管理工作。
3.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平等对待学生
        当前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督促学生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现学生的特长及优点。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每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管理工作时因人而异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使学生遵循班级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个性又能得到自主发展。
        例如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可以借助与学生谈话的方式,了解每位学生的真实情况,并根据学生不同的问题给出正确的解决意见和指导,使学生打开心扉的融入到班级中去,积极与同学交流。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离不开班主任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应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首先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并带领学生建设好班级文化,关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关注和关心,使其养成自主管理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潘石瑛.影响学生管理的重要因素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5):249-250.

[2]唐宏玲.加强学生管理  增强学生凝聚力[J].统计与管理,2015(06):177-178.

[3]樊苑.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及经验总结[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08):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