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栋
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 710000
摘要:教育讲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在人的教育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小学阶段注重对学生展开音乐修养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成长。在小学音乐课教学过程中使用口风琴这种器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促进对音乐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本文主要以小学口风琴教学为主要内容,详细阐述小学音乐课口风琴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口风琴教学;器乐教学
器乐教学是辅助学生理解音乐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地将器乐与教学内容联合在一起,对学生尽可能提供更加高质量的音乐课堂学习环境,这是音乐老师所要思考的问题。口风琴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器乐之一,下面我将以口风琴教学为例,讲述我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实践。
一、音乐课口风琴教学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一)音乐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教育包含德智体美劳,音乐教育属于美育中的一种,从中可以得出音乐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小学阶段正值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和完善的人格,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和途径;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说,音乐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这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来说有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将持续到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上。总而言之,音乐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二)口风琴教学的优势与作用
音乐对学生的意义固然重要,但倘若无法找寻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是无法最终实现音乐教学的效果。而要想实现最佳效果便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借助器乐的方式,在学生和音乐这两者之间形成桥梁和纽带,现在教学过程中用器乐加以正确和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音乐,从而形成良好的音乐修养。
口风琴作为器乐的一种,是很好的兼顾了弹奏乐和飞奏乐这两者之间的特点结合而成的乐器,口风琴的键盘是类钢琴化的键盘,主要是通过吹动驱动簧片发声,弹动钢琴键盘改变音调,最能够用于独奏,也能够用于伴奏。口风琴除了可演奏的音色和场景多样之外,其特点还包括比较适合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只准备一台口风琴,给班级每个同学准备一个吹管就可以教学,作为课堂教具是比较方便的。更为重要的是,口风琴的学习和训练较为简单,对于小学这样一个低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学习难度较易,能够较好地激发他们对器乐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
二、小学音乐课口风琴教学的实践措施
(一)调动感情,让学生认识了解口风琴
俗话说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对于音乐教学来说,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在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这就是“器”。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之前,光是准备好口风琴这个器乐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要做的应当是培养和调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口风琴。作为教师,应当认识到器乐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对乐器的某种使用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器乐中所传达出来的音乐故事,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只有当学生真正的切实体会到并深入了解了口风琴这个器乐的故事和历史,才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对音乐的学习。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出首节课来带领学生对口风琴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通过播放口风琴相关的历史故事或视频等,调动学生对器乐历史故事的兴趣;通过详细讲解口风琴这一乐器的构造,加深学生们对器乐的理解;接下来可以将口风琴轮流在班上传递,尽量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在使用乐器之前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和认识;最后教师还可以播放或介绍使用口风琴所创作的音乐或著名的曲子,为接下来的音乐教学做铺垫。这样,就从陌生到相识再到熟悉,这样一个情感调动的过程,带领着学生一步步深入了解口风琴这一乐器,为口风琴音乐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口风琴
经过上一步基础的铺垫,下一步便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口风琴,而要想实现主动二字,还是要靠兴趣来驱动。在上一步对口风琴的介绍和学生感情培养中,或许存在学生对这一器乐不感兴趣的现象;或是在口风琴的初步教学过程中,由于对乐器的陌生和乐感的缺少,也容易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失去兴趣。要强化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不得不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能顺其自然地培养音乐素养了。因此,以上这两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所要注意的问题。
针对这一教学痛点,教师应当立足于实际,点对点的出发来进行问题的解决。针对学生在正式教学开始之前对器乐兴趣的缺失,若只是个别同学,教师可以采取访谈和询问的方式,解除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口风琴学习的兴趣;若是班级中大部分同学,教师则可以采取转换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在讲解口风琴的历史或结构过程中加入游戏化的方法,大范围的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当中,从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对口风琴的学习产生好感。针对学生是在教学初期由于学习困难而产生的兴趣丢失,则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或是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重新树立起对口风琴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最终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口风琴。
(三)立足实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立足实际是针对小学音乐口风琴教学的整个过程而言的,在当下教育中,强调以学定教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调整和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在口风琴教学中同样也能使用。由于不同的学生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接受和学习能力也有所差异,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部分学生学习效率快,部分学生学习效率慢的差异化学习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口风琴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选择比较适中的教学方法,兼顾班级的整体学习效率和情况,从而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同时,针对课堂中表现好和差这两个极端的情况,教师也应当给予不同的教学对策,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学有所得。
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由于部分学生音乐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学习较快,也有部分学生学习进度慢,这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之前,可以先对班级的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做一个大概的评估,并且根据这个评估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尽可能选择折中的方式完成内容的教学,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班级的学习不平衡现象。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速度较快效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额外准备能够帮助其提高和拔高的练习内容,让这部分学生能够不浪费时间学的更多;而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则应当对其给予及时的关注和注意,调整在教学过程中的速度和方式,尽可能以更加易于理解和易懂的方式,让这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整体的进度。如此一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自然而然便能得到提高。
三、小结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音乐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当下教学环境改善的同时,也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器材和方式。但做好教育不是一件易事,有了基本的工具之后,选对方法也很重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为了使口风琴教学得到更高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当从感情、兴趣、实践,这三个方面综合考量,调动学生感情、培养学生兴趣、立足于现实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口风琴这一器乐很好地利用起来,真正的帮助学生培养音乐修养。
参考文献
[1]沈燕萍.小学口风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吉林教育,2008(5):70.
[2]张丽娟,卢洪杰.口风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结合分析[J].中华少年.2019
[3]杨佳纳.口风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新课程(小学).2019
作者简介:姓名:张雅栋 出生年月:1992.11.18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陕西西安 学历:大学本科 就职单位: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 职称:二级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或从事工作:小学音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