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屏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 362000
摘要: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基础,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监控的改革入手,试图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寻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为现代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一个更加符合学生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最佳路径,为小学体育教育服务。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质量监控
小学体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它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明显,不可忽视。
一、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
(一)“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教育者需根据国家《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运用新思维模式进行教学,并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全面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1]
(二)为每一个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服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为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体育课不在形同虚设,不再仅仅是跑步运动,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一片欢乐天地,让学生能够在开心快乐的同时,培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充分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基本技能,体能以及体育健康知识的掌握和体育特长爱好[2]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要通过上课传输知识给学生,同时教育者还需要深入的观察和了解每一位同学,重视每一位同学的知识能力,与技能发展,从理论知识,学科的角度逐步深入的走向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实施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的方式和方法
遵循“顶层设计、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示范引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原则,从培训到调研,再到实践,深入改革体育和健康教学,提高育人质量[3]。
(一)良好的专业素质
首先,作为一个教育者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端庄的仪表,还要具备善于交流,能够耐心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们需要组织和驾驭整个课堂的能力,很好的把控整个课堂的节奏,才能使得教育顺利进行。一位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每一个学生都要密切观察,做到关注每一位同学的身体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其次,一个教育者需要明确了解体育教育的规律和特点。[2]教师需要整体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内容,通过对教材准确的分析,明确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注重学思结合。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在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要鼓励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知识的乐趣。另外要多组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断自主、更新学习行为,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学习质量。
(二)发展的创新性、全面性
新的思维模式,永远把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对每个学生都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教学要多样化,有针对性,层次分明,促进每一位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多问问题,要让学生有善于思考,大胆发言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丰富自己的知识,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锻炼和发展。
(三)课堂要增添趣味性
(1)民主为先
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生动,有趣的课上氛围,把教材器材的重难点,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同学们展示或演示。善于引导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养成学生好学的良好习惯。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实现运动项目与合作游戏、儿歌等相结合。加强小学生对体育的直观认识,在正确的示范和引导下,集中注意力,运用"小红花"奖赏模式等方法,激发学生体育的积极性和热情,引导孩子开动脑筋,在运动游戏中积极思考,在统一的教学中确保学生学会合作、共享,从而根据自己的表现及时总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修改和完善备课方案,突出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和掌握,积极创设合理的教学场景,通过恰当、有效的游戏活动实现与体育的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2)在乐趣中学习。
调整教学的方式和策略,让同学们能够爱上课堂,积极参与课堂,尽量多次师生互动,做到在快乐中教学,在玩耍中掌握技能。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或制定相关互动游戏,从而提高其实效性。比如对学生进行"三步上篮"教学,体育教师就可以进行"三步上篮小将"的比赛,看哪位学生能在保证速度准确的同时,有更高的命中率。这不但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而且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此知识的充分理解与实践,培养学生勇于突破自我的精神。从而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又加强了课堂建设的高效性,值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借鉴。
(四)养成思考的习惯
(1)问题的设置。
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就要从问题出发,从问题的角度来说,需要具备导向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引导学生的自主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思考等模式,形成既有竞争又要合作的局面,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思考辨析的能力。
调动学生的联系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勇敢地提出问题的能力,从练习中逐渐找到体育锻炼的特点和规律,并与他人互动做有效的协作探究。
(五)良好的行动力
(1)培养学生的练习意识
理论教学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尽量多注意同学身体的全面发展,课上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的指导,对于不同差异的同学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辅助,从多方面帮助同学,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和水平。
(2)充足的活动时间
尽量多组织不同的小组项目活动,给学生增加一定的运动量,锻炼强度大概保持在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之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具备的体育理论知识解决体育锻炼遇到的问题。
三、结语
探析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每一位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师应深入地观察和理解每一位学生。[3]体育课堂教学应把对学生学习、交流、锻炼、生活的教育和指导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操、知识、动作示范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技术,使其在拥有健美体魄的基础上,努力实践“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塔克.超越上海:美国应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M].柯政,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6.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17,229,211.
[3]何润侨.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课教学浅谈[J].当代体育科技,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