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之驳论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朴哲昊
[导读] 对现阶段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属性
        朴哲昊
        黑河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对现阶段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属性、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及反思,可以发现沿用多年的音乐教育制度呈现出了“山寨化”特点,无法显现出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有必要对之进行改革。
关键词: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置;音乐院校;山寨;地方音乐文化

一、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教育的专业属性问题
        在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属性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一般会得到两个答案:技术类专业和师范类专业。技术类专业即类似于专业性音乐学院(非师范院校所属音乐系 < 院 >)的声乐系、钢琴系、舞蹈系、民乐系、作曲系、管弦系等专业系别中的学生一样,专攻一项音乐技术,称之为“技术类专业”。对于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属性归类问题,还可以不同类型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其对学生的不同培养目标来予以区别。
(一)专业性音乐院校的专业属性
以全国唯一的 211 音乐类专业性院校———中央音乐学院为例,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官网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定位:“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由此可见,中央音乐学院对其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专门音乐人才”。从其学校的课程(系别)设置,也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高级专门音乐人才”主要指演奏(键盘系、管弦系、民乐系)、演唱(声乐系)、作曲(作曲系)、理论研究(音乐学系)等音乐人才。
(二)师范院校所属音乐系(院)的专业属性
        以全国第一所师范大学,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官网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定位:“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因此,北京师范大学的所有学科建制都是基于“教育与师范”而展开的分支学科。如此说来,其学生专业属性问题,首选为“师范类专业”。纵然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自己本身也开设了不同的专业,但也只是在“师范类专业”这个大专业背景下,所分支出来的小专业方向。
二、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的“山寨性”
        通过对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了解发现这些学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参照或模仿专业性音乐院校(音乐学院)而开展的。
(一)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方向设置的“山寨性”
        就笔者所调查的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来看,其招生专业设置大致分为以下三类: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学。有部分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院校还将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学又分成 2 个方向———师范类和非师范类。

无论是按大的三类专业设置———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学,还是按小的六类专业设置———音乐教育(师范、非师范)、音乐表演(师范、非师范)、舞蹈学(师范、非师范),其都具有一定的“山寨性”,如果将上述的专业设置再细分下支,则在各个方向内部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教研室。
(二)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山寨性”
如果将以上四大类专业课程设置明细化,大致可以归纳如下:专业技能课,主要指不同专业方向的技能课;专业基础课,主要指围绕不同专业方向所开设的专业理论课和音乐常识基础理论课;专业选修课,主要指本技能专业的学生,对其他技能专业的选修学习;公共选修课,主要指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非音乐专业的课程的选修学习。
三、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山寨性”突出的特点及“师范性”丧失的现状,最为直接的后续反映,就是毕业生难以就业。纵然就业问题有一个大的困境,但就毕业生本身而言,还是在四年的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学习中形成了“夹生饭”的现状。(一)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教育学什么
        音乐专业本身有特殊性,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又极大地区别于专业性音乐院校(音乐学院)的纯技能学生。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学生学什么?是否像专业性音乐院校(音乐学院)的纯技能学生一样,学习纯粹的音乐技能?如果是这样,那么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专业性音乐院校(音乐学院)的存在就可以良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了。
 (二)驳“本位性”倡“导向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在本质上是按照专业性音乐院校(音乐学院)的模式设立的,而没有或较少考虑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目标即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而本目标实现的直接体现,是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能够到中小学顺利就业。而要实现这一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则需要在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摒弃效仿专业性音乐院校(音乐学院)的“本位性”,转而以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为办学“导向性”。
四、结语
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音乐教育的音乐教育本来就需要有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独特特征,而不能、也不可以做“山寨版”的专业性音乐院校(音乐学院)。此外,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音乐教育音乐教育要突出其“师范性”就必须在专业定位和实际课程设置上,大刀阔斧地改革,研究和寻找一条适合中俄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特点的音乐教育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在顶层设计上繁荣中小学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韩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选修课程开放的重要性[J].大观(论坛),2020(09):136-137.
[2]翟玥坤.试析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衔接与适应[J].大观(论坛),2020(04):113-114.
[3]李小青,王婷婷.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指挥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研究[J].北方音乐,2020(06):174+176.
[4]薛红星,杨淑骅.高师本专科阶段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探讨[J].四川戏剧,2020(02):187-189.



课题名称:基于中俄合作办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办学定位研究
项目编号:XJG201907
项目来源: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