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论证式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曾彩云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曾彩云
        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的教学事业起着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也正是如此,在初中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逻辑的培养也就成为了重要的课堂教学目标。初中生物作为初中理科的重点组成部分之一,它需要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所以,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适时的运用论证式的教学策略有助于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连贯性,促进初中生形成更加完善的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字:初中生物;论证式教学;教学模式探讨

        在当今的教育教学发展中,对于学生而言,具备有方向性的逻辑思维;有理论性的表达能力;有计划性的探究精神已经成为了他们必备的基本学习技能。由于受到社会高速发展的一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在随之不断的增加。因此,在对初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老师应当注重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理性的思维疏导,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对问题进行资料的查找,进而在其寻求有根据的观点和论证的过程里,加深他们自身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进一步使得这种科学严谨的论证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性作用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得以全面的发挥。
一、在当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不足之处
1、在生物的论证学习中,学生缺乏严密的理论依据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本式”教学一直都是我国长时间的教育事业中一直是备受推崇的重点教学方式。在我国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里,大多数老师都会不约而同的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堂教育依据。这也就间接导致了绝大部分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学习范围被动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而初中生物学作为概括面广,历史悠长的理性学科之一,其要求学生在论证探究时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是因为初中生教学内容的单一化,所以导致许多的初中生在进行生物学的学习时往往都缺乏理论的严密性。
2、老师在课堂的主导性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而不思则已,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中如果想要切实的落实学习的效果,那么学习和思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因为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严重“干扰”,使得绝大多数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本着“以师为本”的传统理念在进行着课堂的总体教育。而这也就导致了初中生在进行生物的学习时,已经习惯于一味的听从教师的安排和指令进行课堂规定内容的完成。长此以往只会使得初中生在生物的学习中越来越难以养成主动探究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只会造成他们的学习状态越来越机械化缺少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
3、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
        “应试化”教育在我国的教学事业中一直占有着极大的教学比重。尤其是在承上启下的初中教学阶段,绝大部分的初中教师都会把“中考”作为他们制定教学方案的首要依据和课堂教学的首选目标。这也就导致了在对初中生进行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会不由自主的营造一种“严肃沉闷”的课堂环境,进而方便于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单向式授课。

但是因为初中生本就处于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的年纪,而长时间在这种单一化的枯燥教学模式之下,只会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沉难以得到真正的激发。
二、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论证式教学的探讨和实施研究
1、在生物的课堂中合理的设置论证式的教学环节
        要想切实的实现论证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中的积极作用,那么通过合理的教学环节设置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实施策略。所以,这也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扣主题,充分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进而以此来完善初中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认知和掌握程度。
        例如在进行《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均匀分组,进而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探究形式通过对教材的细致研读,区别这两种免疫的起因和过程,进而将不同的免疫进行有条理有理论的归类,最后通过小组的交流探讨总结出小组都认可的最终结果,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向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讲解以及接受来自他人的提问,从而使得学生在这种总结推理论证的学习过程中,既进一步的巩固所学的生物知识,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发挥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
2、以论证式教学培养学生在生物学中的思维连贯性
        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初中的学习阶段是其思维逻辑养成的黄金时期。而论证式教学的引入正是极大的满足了初中教师的教学需求,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初中生物学的论证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进而以此培养他们的理性科学思维能力的养成。
        例如在进行《生物体特征》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切身的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以“鲫鱼”为例,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进行鲫鱼游水的相关视频的播放,进一步的使学生在直观的观看中对鲫鱼的体貌特征进行更加清楚的认知,并以此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书写相关的观察报告,调动其探究鲫鱼特征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帮助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完善的把自己的主张和论点结合起来,培养其思维的连贯性发展。
3、以论证式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辅助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现今新教育思想的不断注入下,为学生构造一种活跃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已经成为了一种教学的必然趋势。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以“分解者”为例,老师可以提出“为什么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真菌属于植物吗。那为什么不是消费者?”继而以此作为课堂的学习导向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欲望,再通过在课堂的最后设置论证比赛环节,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说明自己的主张,并所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自我观点的相互论证,最终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以及适时的鼓励表扬。从而在这种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里,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进一步的落实论证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切实应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形式的不断丰富发展,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任课教师也要及时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而以更加完善的论证式教学的形式发掘初中生的学习潜能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从根本上上提高初中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郑薇薇.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韩毅.参与论证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教育科学,1998,5(13):41-43.
[3]窦桂梅.主题式论证法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人民教育,200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