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玉荣 石固地 姜爽 鹿晨 公信兵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
摘要:目的 分析虚拟仿真训练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实践价值。方法 筛选出某院校2018级的100名护理专科生为实验对象,将虚拟仿真训练与基础护理学课堂相融合,通过虚拟现实软件、模拟器等创设真实、可行的实验操作环境。并设置不同层级的实验任务:I级、II级、III级。在课程结束后对其展开问卷调查,积极开展教学效果反馈,并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结果 在虚拟仿真训练课堂中,I级、II级、III级学生各有82.00%、78.00%、75.00%的学生考分≥91分。结论 将虚拟仿真训练教学模式与课堂活动相结合,能够增强课堂教学质量,促使护理学专业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所以这是一个可行且理想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虚拟仿真训练;基础护理学;应用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学教学模式已得到了全面地变革与创新。虚拟仿真训练已成为护理学专业一个应用广泛、实践效应极强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其能够更显著地彰显学科特征,并通过计算机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等为一体的虚拟性教学氛围,由此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与真实感受,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发挥积极作用,下面我们着重探讨一下虚拟仿真训练技术的实际应用,相关内容如下。
一、对象及方法
(一)基本资料
筛选出某院校2018级的100名护理专科生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6名、女性94名;年龄范围在(20-24)岁之间,年龄均值是(21.65±3.54)岁,所有学生均是通过高招途径入校的。
(二)方法
①创设虚拟仿真系统:该系统是通过unity引擎而创设的一个三维场景,其将动画、数据统计、图文、语言等相融合,由此能够对相应的情景进行重现,以便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创新。该系统以校园网为基点,能够在电脑与手机上独立登录,教师与学生通过个人账号能够登录使用[1]。②虚拟仿真系统的任务制定:结合教学计划、教学要点、护理学教学内容等把虚拟仿真系统的任务划分成三个层级,即:I级、II级、III级。并通过鼠标点击、拖曳等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模拟。不同层级的任务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还设置了相应的奖励体系,由此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需要逐级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严谨越级学习。I级的学习任务包括:熟练掌握供氧、输液等数十项基础性护理技术;II级的学习任务包括:熟练掌握基础性操作的组合型任务;III级的学习任务包括: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铺垫。③虚拟仿真系统的使用方法:针对学生而言,其操作流程是:在顺利登录界面之后就能够看到三个层级的学习项目,其下面对应着不同的学习框与回放框,学生能够按照提示对其实施下一步操作。若学生完成之后,界面会给予打分或奖励。若未完成,则需要继续训练,直到能够达到基本要求。针对教师而言,其操作流程是:在顺利登录界面之后,能够清晰地看到学生的训练成绩、进度、出现的问题等,教师能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并着重讲解与指点,以便于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与发展。
(三)评价指标
把2018级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训练成绩和上一级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然后再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此次教学的反馈情况。
二、结果
(一)对比实施虚拟仿真训练前后学生的考试成绩变化
通过以上研究能够发现:在实施虚拟仿真训练前,2017级护理学专业学生的I级、II级、III级各有68%、52.00%、45.00%的学生考分≥91分。而在实施虚拟仿真训练后,针对2017级护理学专业学生的I级层次的虚拟仿真训练任务来说,约有82.00%的学生的训练成绩≥91分;针对2017级护理学专业学生的II级层次的虚拟仿真训练任务来说,约有78.00%的学生的训练成绩≥91分;针对2017级护理学专业学生的III级层次的虚拟仿真训练任务来说,约有75.00%的学生的训练成绩≥91分。具体见表1介绍。
根据这一结果能够看出,虚拟仿真训练有利于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并且结合调查问卷的研究结果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及老师对虚拟仿真训练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满意的。

三、讨论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这能够进一步促使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为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等发挥积极作用。
虚拟仿真训练是由我国某科技大学与某科技发展公司共同研创的一个专门针对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一个虚拟性的仿真系统。当前,已经在很多医学院校的护理学专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系统的应用必须要以计算机技术为切入点,其能够创作更加逼真、完整、可行的虚拟性实验环境,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真实的体验和强烈的感受。利用虚拟仿真训练,有利于强化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与吸引力,由此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思考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在熟练掌握基础技能的过程中,还能够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人物,由此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进一步提升,并逐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2]。利用虚拟仿真训练教学模式,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能够针对性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全面融合,并结合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变通应用。针对这一训练模式来说,有利于增强护理学质量。并且,这种训练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水平,由此能够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
通过以上研究能够看出,在实施虚拟仿真训练之后,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训练成绩得到大大提升,而且大多数师生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是非常满意且支持的。由此来看,在护理学专业课堂教学中,通过虚拟仿真训练,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更真实、便于交流互动的开放性学习环境,由此能够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及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自我能力提升等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娟. 虚拟仿真教学结合结构化临床考核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8, 486(09):111-113.
[2]曹桂蓉. 模拟仿真教学联合标准化案例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健康养生, 2019, 000(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