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一人一事一物,皆为教育而存在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 黄小玲
[导读] 作为一个教育人,我常常在思考,教育是如何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发生的
        黄小玲   
        河南省新郑市市直小学  451100
        作为一个教育人,我常常在思考,教育是如何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发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促使学校的人、事、物具有教育的意义。一棵梧桐树长在街道上,它的责任是遮阴挡凉,为城市增添一抹绿色。但是长在学校,它也可能被赋予“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寓意,也可能被赋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考。因此,教育人要有教育的敏锐度,在学校的角角落落寻找教育的契机,让教育无处不在。
         1.“实力男孩”的启发
        8月31日,学校的一年级入学仪式上,我们迎来了404名学生。仪式隆重而热烈。为的是让孩子记住这神圣的历史时刻,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在第一个环节上,我们设置了“朱砂启智”的环节。朱砂启智寓意为孩子开启智慧的大门,为孩子的小学生活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家长和孩子们都兴奋,也愿意参加。当进行到一个小男孩的时候,这个孩子不愿意,我就引导他说,朱砂启智就是为你开启智慧,变得很聪明的意思,他依然摇摇头。我又说,变聪明了,就可以考一百分喽。可是这个男孩仍然淡定地摇摇头,然后讲了两个字“实力”。周围的家长、老师都笑了,这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学生,他坚定要用实力去考一百分。这也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教育就是要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不都是一个特别的个体吗?我们为什么要用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尺度去丈量不同个性的个体呢。所以,我赞许地摸摸这个孩子的小脑袋,说,好,有想法,老师尊重你!谁说教育就是我们给孩子传授知识、能力,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孩子也在用他们的行为教育着我们作为一个教育人,如何尊重生命,如何呵护每一个孩子独特的认知。
         2.葛畅的用心歌唱
        周二中午,我站在二楼的连廊看着陆陆续续到校的学生,却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画面:往五六年级这个楼的通道,一个反光锥躺在正中间,过来过往的老师和同学都刻意地躲避着。然后我就饶有兴趣地想等等看有没有人能不他扶起来?一个两个,十个,没有。突然有一个小男孩匆匆忙忙地跑过来,躲过反光锥继续走,突然他犹豫了一下,掉转头转过身去把反光锥扶起来了。我特意走到班级去问了问,是五一班的葛畅。什么是在我看来,这样一个画面实际上是最美的教育画面。什么是责任?责任不是空谈爱国,空谈担当,责任是做好身边的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把学校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捡起一片垃圾,搬开一个绊脚石,遵守学校规则,这都是担当负责的表现。葛畅用自己的行为用心歌唱了一首责任之歌,担当之歌。我想,今后的葛畅不管走到哪个岗位上,这样的责任感都会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3.那一个笨拙的敬礼那么温暖
        六月八日,周一,升旗仪式。
        当主持人说到:升国旗,唱国歌,全体人员请肃立,少先队员行队礼的时候,气氛是庄严的、肃穆的。我的目光随着国旗的徐徐上升不断往上。突然,远处一个身影闯入我的视线,那是保洁大叔。他面向国旗,庄严肃穆,但略感扭捏,右手像孩子一样高举头顶,行着礼,动作有点笨拙。即便相隔有点远,我还是能够感受到一个农村大叔的扭捏和笨拙。那一刻,我想到了同在农村的老父亲,同样的朴实,同样的笨拙,但也是同样的真诚,同样的打动人。
        我在想,这个大叔可能当过兵,当过兵的人总是有一种和别人有着对国旗国歌不同的情怀,所以,当国歌响起的时候,一种使命使然,让他尽管经历了农村的多年沧桑,而不该对祖国、对国旗的初心。
        我也在想,这个大叔也许只是个单纯的农村大叔,身在学校,尤其是身在城市的学校,身上的行为在向大家靠拢,仿佛那一行礼,就能融入这群城里孩子,城里教师之中了。但你可知,这一举动给我们这些在城里工作多年的教师、工作人员上了多么生动的一课呀。
        遗憾的是,升旗期间,我没有用相机及时把这一幕拍下来。

但这一幕温暖着我们,给漫长的一周,带来了感动,带来了力量。
        为了你笨拙的敬礼,向你致敬!
         4.“石榴树”的初心
        今年春天,两棵“石榴树”入住市直小学校园。这两棵石榴树造型虬劲,树干优美。因为刚刚移栽,担心它能否成活,所以在开花时,让物业人员小心地掰掉它的花蕾,以免过多地吸收养分。可就是这样,依然挡不住它勃勃的生命力。每天开到它满树地花朵,既有欣喜又有怜惜。花儿开过后,树上陆陆续续挂了有三四十个石榴果。又让保安师傅敲掉了一些,如今,数了数,仍然有二十三个果子。各个籽粒饱满。我想这应该就是一棵石榴树地初心吧。为了给校园带来盎然地春意而竭尽全力,为了给校园带来秋日地硕果累累全力以赴。
        实际上,除了石榴树外,今年我们还移栽了两棵桂花树,一棵香樟树,一棵枇杷树,十棵樱花树,两棵法国梧桐。草坪100多平方,这些树木花草都在学校倾注地心血中向上成长。他们也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学校的环境之变。
        石榴树代表着一院的花草树木践行着他们绿化美化校园的的初心,践行着“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初心。
         5.“智囊团”的疯狂
        “你来做课件。。。。。。”
        “主持人,你来手把手培训吧,一定要熟练。。。。。。”
        “长伟、小倩,快来江湖救急。。。。。”
        “不行,我得再调一节课,看看我们辅导出来的这一节队会课,效果究竟咋样....
        这个场景,我想所有参与其中的老师都还记忆犹新。这是名班主任队会课展示的现场。那个时候,没有年级之分,没有你我之分,只为了更好,智囊团脚底下是一阵风,手头上是翻飞的卡片,一页一页的课件,交代再交代,培训再培训,调试再调试,那一刻的智囊团是“疯狂的”,所有的分工都是“好的”“我来”“我们来”来回答。
        这就是从个人到团队的精神之变。“独行快,众行远”,智囊团用他们的疯狂诠释着市直小学的“我来 我在  我们来”的团队精神,而且,我们坚信,这种精神会代代相传。
         “小哥哥们”的贵人
        备课组质量分析的那天,我在几个语文组聊了一会,听到了很多暖心的故事。尤其是在二年级语文组,几个老师兴奋地给我讲“小哥哥的故事”“两桶泡面的故事”“那不是老师的问题”的故事“一个不能少的故事”本来就比较感性地我,听得是泪眼婆娑。后来在备课组分享时,听到各个组都有类似的故事。故事内容各有不同,但是主题却是相同的,那就是——爱。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你们,我最亲爱的老师,无疑是孩子一生的贵人。有人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愿我们都能用我们的爱滋养孩子的童年。
        这些景、这些人、这些事,看似一个个碎片似的存在着,但是却串联起教育的真谛:团队合作、爱和包容、责任和担当、尊重与理解。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们要有更强烈的教育敏感度,用教育的思维去思考学校的一事一物一人,去诠释教育的真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