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 郝敬坤
[导读] 农村小学生多来自于留守儿童家庭,行为、生活习惯有待进一步地培养
        郝敬坤
        山东省微山县张楼镇东丁小学 277607
        摘要:农村小学生多来自于留守儿童家庭,行为、生活习惯有待进一步地培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小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本文就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1 引言
        部分农村小学生离家较远,或者家长忙于农活而顾不上孩子,致使小学生在午休时间无法回家吃饭、休息。目前,部分小学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教室,让学生在午休时间来教室复习、预习知识。教师在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农村小学生的监护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学生的教育关怀较少。如果教师不能够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就很有可能丧失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机会。因此,小学教师应该积极思考阻碍农村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2 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情况
        农村小学生普遍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主学习习惯欠缺。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普遍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农村小学生因为父母、亲人多半不识字或识字较少,对家庭教育不重视,而经常出现小学生独自学习、大人忙于家务的现象。小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环境,自然很难快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其次,农村小学生多来自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甚至是孤儿,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生活习惯养成情况。儿童有其他监护人代养,而其他监护人主要是满足学生的生活所需,并不能在学习上对学生有所指导。学生在这种家庭氛围下很难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更难于与亲人实现有效的学习互动。另外,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工作不够重视,也是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大原因。小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知识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却没有让学生掌握如何逐步获取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并快速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思路的沟通,经常督促学生在课上完成作业,进而很少给予学生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阻碍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建议,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3 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1)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
        农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的健康成长值得我们做进一步地研究。现有的农村小学生受家庭、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行为习惯、心理品质、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分工,更好地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工作任务,保护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成长。且现有的小学生成长关怀不仅需要学校出力,还需要小学生的家长参与进来。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其学习习惯息息相关,如果学生只在学校遵守学校的学习习惯规定,在家不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心理就会存在懈怠,进而不能健康成长。现有的农村小学生不能与其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这是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农村小学生多来自于贫困家庭,其父母多离家工作,学生和其他亲人一起生活。

学生在学习中所拥有的学习资源多是缺失的,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特别是部分儿童不善于表达,不乐于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中产生的厌学情绪需要疏导。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小学生的学习问题,尽力帮助儿童克服儿童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匮乏而导致的自卑感,在学习中予以帮助和辅导,真正做到体会关心、爱护小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并尽量督促学生完成日常学习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
        教师只有走入生活,才能了解小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并分析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陪伴小学生、观察小学生、记录小学生,并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完成自主认知,让小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反复的尝试中成长自己。比如在“小兔子和草”的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生活体验活动,来增加小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教师要做好活动导入工作,让小学生充分了解小兔子和草的特点,并加深对生活中不同角色及其关系的认识。具体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微课短视频等工具让小学生感观地认识小兔子生活习惯,并从生活认识环节找到生活中有趣的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导入环节,教师要注重小兔子形象、动作、食物习惯的教学导入,让小学生了解小兔子和草之间的关系,并体会生活规则下不同角色的感情、心理行为、动作特点。小学生通过学习视频、图片、动画等内容,会逐渐了解兔子的习性和草的作用,并体会小兔子吃草是一种正常的生活习惯。在具体写作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到活动环节中,并担任生活角色,增进与小学生的感情,减少与小学生的距离感。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小兔子,来提高学生对小兔子形象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写作内容的真实性。教师还可以结合童话故事,来提高写作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借助小兔子与大灰狼的故事来引导学生思考防骗知识,进而升华学生的写作主题。比如在兔子妈妈和兔子回家的路上,兔子们要思考如何拯救被大灰狼抓走的兔子,并让小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安全问题时,应该如何应对自己所处的危险处境,并在自身努力下机智的脱离险境。教师从小学生参与写作观察过程中会发现小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安全观,提高小学生的个性兴趣。
(1)制定班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学校是学生成长、学习、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生的大多数启蒙教育都是在学校形成的。教师应该积极借助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该仔细思考班级风气的树立措施,并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小学教师应该将自主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带进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理性的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并在认识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同时,教师工作要注重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让学生有主人翁意识,并传播正能量,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基本认识,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寻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习和参与班级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学习管理制度,特别是实现灵活性管理,让学生自由选择英语、语文、数学、科学等主题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参与度。教师应该探索出学生干部如何在学习、班级活动中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督促全体学生脚踏实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语
小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体会到自主学习习惯的实际意义。同时,教师还应该优化现有的班级干部队伍,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雯婷.浅谈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34-35.
[2]赵志勇.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5(02):233-233.
[3]杨芳.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