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勇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袁巷小学 441054
摘要:国学经典的学习在语文学习的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要,小学语文学习中国学经典的诵读对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小学语文国学经典阅读中存在着重应试轻素质的问题,也存在教育资源不对等城乡差异大的情况,小学生本身自主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资源相对少。但在对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实践中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建立和谐的传统文学氛围,帮助学生建立经典诵读的土壤,在教学资源上以教材为主课外为辅的方式更能帮助学生成长,经典诵读的习惯养成也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家庭、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让小学生提升诵读经典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实施
一、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应试,忽略素质重要性
国学经典的诵读在语文的教学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一种熏陶,从而整体提升语文素质的能力,国学经典的诵读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没有应试教育中的那么急功近利和立竿见影,国学经典的学习是语文素养的培养,更多的培养了学生的情趣和能力,对学生学习的本质是有帮助的。面对升学和竞争的压力,部分家长更加看重学生的分数,希望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之下,语文的教学重点也不得不侧重应试,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都在家长的关注之下,如果在教学中一味的强调素质教育,学生家长和升学压力都不是一是能改变的,所以,教师教学和素质培养需要全面的权衡,来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城乡教育差距大
均衡教育资源一直被国家所提倡,但是不得不说虽然城乡差异在缩小,但是城乡差异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学校诵读经典的能力比较弱,诵读的主要内涵在于对经典的解读与理解,城区学校相对好很多。因为没有很好的引导,农村学生感受不到诵读经典带来的营养,从而对经典诵读缺乏兴趣,也不能掌握经典中的内涵与意义。城区学校相对硬件设施好,也能通过网络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同时家长对经典诵读也更加理解和支持。也就是说,想要经典诵读上取得好的效果,既需要学校硬件设施的支持,也需要教师的轻轻准备,更需要学生家长观念上的支持和理解。现在是网络普及的时代,更多的软件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许多助力,希望以后更好的帮助到广大学生经典诵读的学习。
(三)自主学习意识不足,诵读资料少
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整个学习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的重要能力培养。小学生因为年龄和思维的限制相对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能做到集中注意力已经是比较不错的了。
诵读经典方面需要固定的时间进行练习,学生主动的进行练习还是有一段时间才能实现的,但让学生养成经典诵读的习惯非常重要,培养好习惯的过程需要学生和家长共同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诵读的习惯,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阅读资料少,阅读内容单一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益。经典诵读的内容展开多为学校教材内容,其实教材之外也有很多优秀的经典内容可选,更多的诵读内容也有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一方面学校禁止私定课外读本,另一方面过多的课外诵读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对于学生的阅读量和理解能力都非常有帮助。
二、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
(一)借助传统文化,倡导经典诵读
首先,塑造人文氛围。在班级学习中建立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强调文学的氛围,从而更加有助于小学生文学素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文学素养和传统文化的培养可以从文学人物开始,从经典人物的背景传递传统文化的氛围,从而增加文学氛围,通过生活中运用国学句子,增加文学气氛。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的书籍更多的了解国学经典。学校定期组织国学文化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 运用网络资源,购买优秀视频资源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下学习国学经典诵读。
其次,强调家庭教育对经典诵读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家庭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家庭对国学经典诵读提供很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培养经典诵读的习惯,让学生更喜欢诵读经典。家长的一句鼓励一个肯定,都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诵读的自信,从而喜欢经典诵读。
(二)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资源策略
以教材为主的诵读资源,语文教材的理解和学习一直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适合小学生学习和背诵,使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更加的广为流传。诵读古代诗词和背诵对语文的学习和积累非常有帮助,能够提升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其次,还有结合课外参考内容教学,这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情况,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学习,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方法。学习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和理解的能力,也能增加教师对教学方案的学习和解读,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更过,从而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三)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
第一,教师教学中要合理利用时间建立诵读计划,帮助学生有计划有内容的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很难自主的控制自己自发按计划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初必须按照计划和内容进行诵读的教学达到教学的效果和预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学习要求完成经典诵读的学习目标,完成每天的诵读打卡,实现对学生阅读和习惯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引导经典诵读。在领读之前,首先教师要先有情感有魅力的领读,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诵读,用更加标准和饱满的声音帮助学生纠正阅读的方式,从而更好的完成经典诵读。第三,家庭语言环境也是经典诵读的沃土,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尽量选择普通话,方便学生的语言掌握。在诵读中,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沟通,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也能更好地增进学生感情,从而让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