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9期   作者:代莉莉
[导读] 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基于课堂内容科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代莉莉
        三河市第四小学 河北 廊坊 065201
        摘要: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基于课堂内容科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确保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其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收集和整理,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合理优化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更为高效的参与语文课堂学习,保障学生整体素质。本文综合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具体策略,分别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信息素养
        引言:
        在小学阶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学活动的具体需求,教师需要对其教学活动进行合理优化,确保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保障学生整体素质,为了进一步明确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更为科学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特此实施本次研究工作,希望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更为高效的开展课堂教学。
        一、结合识字教学
        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时,识字能力作为一项基础能力,是学生口头语言逐步过渡到书面语言的重要桥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识字教学质量对学生各项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决定性影响。通常情况下,识字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味被动接受,不仅会降低识字效率,同时还会对学生思维发展造成束缚。此时学校通过科学引进识字软件,能够使学生直接通过软件学习生字的读音,结构,部首,笔顺和字义,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软件进行打字训练,通过应用该种方式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学习,能够实现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展语文学习,能够确保十字具有更高的趣味性,进而使其更为高效的参与实资学习。同时还可以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科学培养。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时,需要科学应用现代多媒体软件[1]。
        二、结合阅读教学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如果想要确保高度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确保所有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通过科学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更为全面的搜集和分析,确保学生能够对其课堂所学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同时提出各种假设,然后对其进行科学验证,随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合理优化教学过程。在具体开展语文阅读,信息渗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可以实现学生信息搜集能力的有效提升,在以往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通常是由教师备课,然后,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之前,对生字和课文进行自主预习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古板性和封闭性,此时,教师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应用和阅读,确保学生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对其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改变,对学生搜集信息进行科学指导。在具体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需要进行良好氛围的合理营造,引导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自主搜集,随后运行内容联想,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搜集信息的方法,然后进行目标导入,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其次,还可以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进行科学培养,通常情况下,在具体进行信息处理,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有效存储和分析判断,教师需要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科学改善。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具体进行讨论和辩论,必须确保具有丰富的信息积累,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顺利实现讨论目。在具体进行信息处理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搜集到的各项信息,然后根据用途和类别进行分类保存。最后,需要对学生信息应用能力进行科学培养,学生在完成信息资料搜集和整理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合理应用搜集到的各项资料,确保学生能够触景生情,使其更为高效的参与课堂学习,进而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确保信息资料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使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相关课文,实现学生信息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结合写作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作为重难点内容,能够对学生思想情绪进行更为直观的反应,可以实现学生心理活动的集中表现。通常情况下,在作文中能够表现出学生对学习,对社会,对家长以及对教师产生的心理反应。但是在小学生具体进行作文写作时,存在张冠李戴,胡编乱造,三言两语,文不对题的问题,甚至还有部分学生选择抄写,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为了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教师在具体开展作文教学,需要科学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更为科学的指导,有效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优化,进而帮助学生解放思想,合理应用相关信息资源,强化学生感官参与,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更高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进而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科学培养[2]。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写字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确保能够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更为高效地参与课堂学习,保证学生能够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收集,存储和应用,进而使其课堂教学能够高度满足现代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活动提出的最新要求,保障学生整体素质,推进我国现代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12):P.1-1.
[2] 林廷兰. 信息素养助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24):1-1.
备注:本文是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研究》(课题编号:161035)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