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霞养
福建省福州第十一中学 35000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教师的普遍关注,合作互动学习是以现代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探索应用人际关系学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前提,以师生互动、同伴合作为内驱力的一种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本文就探索合作互动型学习模式、教学形式和评价等方面阐述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层次的某些做法及思考,以期能够加强化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
关键词:高中化学 合作学习 多元智能 探究评价
新课程实施以来,从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构建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和沟通的课堂是实践新课改理念的重要平台和内驱力。国内外研究表明合作互动型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和逻辑推理水平,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使他们更善于接受不同的意见,扬长避短,建立更健康的心理,增强对化学核心知识的理解。进行合作互动型学习的关键是构建一个同伴合作,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新课程改革后,在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也可以经常看到教师采取小组讨论问题或实验的形式,但有时并未明显观察到合作互动型学习在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化学核心素养上的优势,到底哪个环节还存在不足之处呢?笔者就通过理论研究和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探索和思考。
一 、高中化学教学中同伴合作、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
教师在同伴合作、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中应有自己的目标设计和任务。
教师和学生互动:提出课题→明确要求→提供完成课题的参考意见→评价总结、激励
学生同伴合作:选择课题→成员明确任务→成员完成各自任务→讨论完成报告→各小组交流总结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成立为提升化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指定分组和自由分组相结合,根据化学学业水平的高低和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兼顾男女生比例形成异质小组。小组人数适当且总体水平基本一致,这样各合作小组间是同质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在化学教学中既能发挥集体优势,又能突出学生个体能力的重要价值,改革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弊端,使教学的个体性和集体性有机统一并升华,促进个体学习学习经验的整合、内化,从而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二)、教师角色的定位为提升化学核心素养提供保障
合理的教师角色定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是“好导演”,学生也要是“好演员”。合作学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巧妙应用师生互动,把许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相互交流探索,提升个人表现力和综合能力。教师即使学生学习的设计者,也要充当管理者和咨询者的角色。教师不能把自己看作教学工作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如果教师把自己视为教学工作者,他就会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机械式教学而脱离教育内涵。总之通过新课改使师生间原有的“指令——服从”关系转化为“指导——参与”的关系。
(三)、采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为提升化学核心素养提供动力
如何通过化学课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得以发展,是笔者思索最多的问题。众所周知,学生的情感智能的各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传统的课堂中占有绝对优势,相对他们便有了所谓的弱势学生。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分为八大类,每个人都有较突出的强项。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赋予学生表现和发展他强项的机会,就能使每个组员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因此,在同伴合作学习中,化学教师将问题分工细化,就有助于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智能。例如:在学生进行铝热反应的小组合作实验时,小组成员自然分工,肢体运动型的学生喜欢动手实验,逻辑思维型的学生擅长推理解释,语言型的学生偏爱总结陈述。
又如:在进行同分异构初步学习时,许多学生由于空间想象存在困难而感到难学。笔者在此的教学活动设计是角色扮演法,由小组成员扮演己烷的6个碳原子,到讲台上表演有多种组合方式。这时,肢体运动型的组员愿意表演,逻辑思维型的组员喜欢充当导演,语言型的学生愿意承担解说任务。好的教学活动设计营造出的合作学习的轻松氛围,使学生能充分调动和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展现出一个有生命的化学课堂。
(四)、合作互动型教学成为提升化学核心素养有效模式
该教学模式要求合作学习小组各个组员虽然能力和角色不同有权威和地位的差距,但不能有太大的区别,因此作为核心人物的组长要充当学习的辅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辅导小组学习方法,发展化学思维,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防止出现组内分化出更小的小组。
二、提升化学核心素养的合作互动型教教学形式
(一)、课堂合作探究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教师时刻把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六个维度,在化学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同伴合作,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策略,充分重视获取化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与协商式的合作学习,获得丰富、全面的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就十分重要了。
(二)、合作完成实验探究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实验探究不但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理解化学原理,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探究解决问题提供持久的驱动力,而且能增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同伴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学生在合作探究实验中,一起选择、组装仪器,共同完成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一起考虑问题,从而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物质性质预测、合理方案设计、概括科学解释等高水准的探究活动。合作探究实验的选择可以是教材演示实验、教材改进实验、家庭小实验或者借鉴他人成功的范例。例如锌与浓盐酸反应的温度变化;铵盐与强碱反应的温度变化;果汁饮料中维生素C的测定;豆腐中钙的检验等等。
(三)、课外合作研究性学习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能从化学视角观察、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化学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根据知识内容和核心素养的维度目标,指导合作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完成一些化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例如“福州三坊七巷建筑材料的研究”、“苯及其同系物对家居环境的影响”、“碘盐和非碘盐市场调查及碘含量测定”、“福州市社区垃圾分类回收电池情况报告”、“福州市内河水质的检测”等课题。学习小组根据组员的设想和创意,深入街道社区收集信息,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查阅历史及化学资料,最后将成果以文字报告、PPT课件等形式汇报成果。成果中必然体现同伴合作情况。教师将优秀的成果组织师生交流,并对同伴合作参与情况和作品作出详细文字评价。
三、建立多样化评价方案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科学有效的评价对同伴合作、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建立多样化评价方案是成功合作互动型学习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南针。
从评价角度出发,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合作互动型学习应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探究技能、思维水平等。采用多维评价方式,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使学生在合作互动型学习中得到鼓励和精神支持,激发更多的创造潜能。
同伴合作、师生互动的教学改革,是实现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来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一次教学革新,它符合我国教育的时代需求,代表现代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梁亚凤.《高中化学合作学习的学习过程初探》《中学化学》 [J] 2006.(11)36
2 王坦 . 《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
3 毛向辉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 [J]2003(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