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9期   作者:陈晓利
[导读] 初中学生在小学期间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

        陈晓利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     430056
        摘要:初中学生在小学期间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进入初中之后,会投入到物理这一科目的学习当中,对于一门刚接触的学科,学生会处于一种懵懂的无知状态。尽早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学科规律是各位物理教师所追求的目标。素质教育的推行也让广大教师们认识到,以往只注重考试成绩的教学方法已然不适用于现代物理教学,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也是在时刻变化的。因此,教师需要在物理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更具竞争力。本文就初中物理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够给初中物理教育者们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核心素养   分析探究
        引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等方面。让学生在未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物理是逻辑思维较强的一门学科,重视学生的探索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初中学生正处于初步完善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期。因此,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当前的需求与社会的动态发展创新教学方式,多安排一些小组学习活动或者物理实验活动,使学生对物理感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素养也会得以提升。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改变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
        传统的教育观念让教师们在课堂中都是单向地输出,无法确保学生是否真的能够完全将知识掌握并吸收。在这种比较被动的教学模式下,所学的知识很抽象,加之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学生对于新鲜的物理知识一知半解,长期下去会导致学生对物理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在面对物理问题时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不必过分依赖教师。
(二)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的探究过程
        由课堂规划为起点到阶段课程的结束为终点,都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行动的参考标准,关注学习过程而非只注重体现在卷子上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难题都会得到实际地解决。教师也要将自己的引导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让学生自行对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实践熟练掌握知识点,学生的自主学习比教师单向授课的效果也好很多。
        二、在初中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动手实验能力
        初中物理有很多抽象性很强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解释知识理论时,可以展示比较具体的物理实验。如果实验所需设备比较简单,如学习凸透镜和凹透镜。

可以将相关教具和实验仪器等拿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中,通过自己的眼睛强化知识的记忆,方便与理论有效结合,完成知识的学习。如果实验涉及的实验仪器较大,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实验过程展示给学生。学校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进行分组实验。教师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开展多样的实验活动,充分利用学校所拥有的教具,让学生在体验中通过实验具体现象进行积极思考,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带到课堂中来,例如常见的筷子放在水中像被折断了,学生对于这个小实验是有印象的,教师再引出自己的课堂内容光的折射,让学生熟知的物理现象在课堂中被印证,也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中树立团队精神
        团队的合作效果绝对是高于个人单打独斗。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实现学生树立团队精神,团结协作能力的锻炼也可以取得比较可观的学习效果。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一个组的成员应该囊括各个成绩段的学生,让成绩较优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在集体练习中,学生就可以解决自己日常的困惑,不必什么问题都要去向教师寻求帮助。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学生之间也能增进感情,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良性竞争和互帮互助的环境中共同成长,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扩充课外教学资源
        第一,利用好网络资源。除了在学校的时间,教师多数时候是不在学生身边的,教师不能时时刻刻地陪在学生左右督促学习。但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非常普及。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难点,可自行上网查找,减少问题的过多堆积,后续的学习可以顺利进行,可以多多关注一些好的学习论坛,在网络上答疑解惑。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也可以就解题思路和教师进行探讨。
        第二,重视教辅材料。教辅材料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出题完完全全贴合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以便于在课后进行巩固。教师在学生挑选教辅材料时,可以给出适当的建议。挑选一些题量适中,难度较高,经典题型较多的教辅材料,参考答案也尽量能够将问题讲解清楚,学生自己就可以根据答案掌握做题方法,或者教师可以将一些经典例题记录下来,以试卷或者练习册的形式,发放给学生留作家庭作业。教师在课上讲解时,学生可以针对比较难的题目向教师求助,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自行消化,掌握学习方法,相信学生会有出乎意料的进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学习物理的潜力,有效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成长为可以快速融入社会的综合型人才,这也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教学时,也可以多关注一些国外的教学方法,针对我国当前的学情,进行一定的修改与创新,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高庆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华永平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A]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2018.7.
[3]李晋瑞  探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