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志
澄江市第六中学,云南 玉溪652599
摘要:美术欣赏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中学阶段美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愉悦的心情,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率的学习效果。所以美术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上课时不断的引导学生对于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形成完美人格奠定基础。
关键词:美术欣赏;初中学生;艺术
前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的时候,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提升了自身的教学素养和素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知识,培养学生更好的美术欣赏能力。但从目前实际教学情况而言,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并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仍是教学中的重要工作。
一、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心理结构就是人们在欣赏或者是创造一个作品的过程当中,能够把自己内心最想表达的情感以及心理活动,在作品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种状态下,自身的各种心理能力都达到最高的活跃状态,并且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结构,这就是审美心理结构。要想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就必须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审美心理结构,这种审美结构包括学生欣赏作品时的感觉,欣赏作品时触发到的情感,以及对于美术作品方面的理解。所以教师应该在这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带领同学们欣赏一部作品,首先从分析作品的主要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方面入手,把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组长,让每一个组员表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的情感和感受,最后由组长汇总到一起交给老师,这时候老师就要认真地进行查看,认真地体会每一个学生最初的情感体验,因为这是学生形成美感经验的基础和出发点,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结构状态,从而为以后的美术教学奠定基础。不仅如此,还要让每一个组员分析各种物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人物的心理状态,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美术作品主观方面的想象力,形成一个良好的审美过程,学生在欣赏时,老师可以向学生问一些问题,比如说“请你谈谈你对于这部作品的认识,让大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二、提升学生对于作品综合判断的能力
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综合判断就是说学生可以在欣赏作品时,把作品中不同的元素和各种人物之间的艺术关系结合到一起,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反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能力,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自身的经验,把美术作品的各种关系加工形成一种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可以在欣赏作品时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与艺术家形成一种共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视频和制作PPT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画家的生平趣事,了解每一个画家的人生经历和创造这幅作品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生处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还可以为学生提升综合判断能力奠定基础,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形成对作品的综合判断能力。
三、欣赏美术作品时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初中教学当中对于美术课程的设置是非常少的,几乎是每周只有一节课的时间,如何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要想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就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持自己的上课积极性。
(一)加强学生的对话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其实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某些方面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就像是一个容器,只是在不断的装入教师教的知识而已。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忘记了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丰富感情和各种需求的人,所以教师应该摒弃这一错误做法。需要加强与学生的对话,通过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
例如教师可以把每一节课的最后五分钟用来与学生沟通,让有问题的同学可以踊跃发言,这时就可以为这些同学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久而久之,这样的沟通方式就可以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奠定基础。
(二)通过模仿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的方式加深对于美术作品的印象,提升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因为模仿可以挖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更深层次的艺术表达能力,在模仿这个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美术造诣。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欣赏《蒙娜丽莎》这部作品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模仿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及动作,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生变换一些姿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更深的体会,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才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需要教室的硬件环境,更需要老师可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与美术相关的作品,这样就可以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身处艺术的海洋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向往,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地想要学习美术,而不是被动的学习。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尽量保持幽默的状态,上课时不要过于的单调和严肃,因为如果老师要是过于严肃,就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压力,他们会因为害怕老师而不敢在课堂上踊跃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敢把自己真正的心里想法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应该保持一种幽默的状态,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地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在上课时可以保持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让他们可以主动的去探究美术知识,可以自主的想要提升自己的美术欣赏能力,提高自己的艺术境界,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彩霞.浅析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11.
[2]夏秀丽.浅谈美术欣赏课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提升策略[J].中国文艺家,2018(0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