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蔡丹
[导读] 作为小学教育体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蔡丹
        台州市黄岩区锦江小学  318020
        摘要:作为小学教育体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小学音乐教师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素养。将声势律动教学运用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课堂当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感悟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音乐的本质和内涵。接下来笔者将围绕着声势律动的教学模式,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课堂当中有效地利用声势律动,提高音乐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声势律动;教学运用
前言:
        音乐是小学阶段当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通过音乐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艺术素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应当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运用声势律动展开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层面的刺激,让学生更好的去感悟音乐、体会音乐。另外,运用声势律动的教学方式,还能够为小学音乐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于音乐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教学活动当中,有效丰富小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
一、通过声势律动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音乐这门课程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涌现出浓烈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欲望,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当中。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小螺号》这首乐趣时,教师首先要对这首歌曲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小螺号》这首歌曲的整体基调是比较欢快的、甜美的,而且在歌曲当中有播音和滑音的旋律。所以在进行这首歌的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海浪及海鸥》这首旋律,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海鸥的欢快叫声,海里吐泡泡的海鱼和海虾,以及海风轻轻地吹着海浪的声音。接着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跟着律动去拍拍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跟随自己的内心,在听音乐的过程当中运用不同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当中,利用声势律动一拍一击都能够极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对于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最大限度地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拍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效地运用声势律动,能够改变传统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枯燥理论讲解模式,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在声势律动的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当中,学生能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时,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等,在教学内容当中有效地融合声势律动,并且将声势律动渗透到音乐教学课堂的不同教学环节当中,让学生进一步去感受音乐不同的节奏和音乐不同的节拍。


        例如,在进行人音版四年级下册《两只老虎》这一音乐的欣赏时,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播放《快乐的泼水节》这首歌曲的伴奏,让学生对于歌曲的节奏韵律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接着,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设计拍手的动作,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拍手的动作。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去体会音乐的节拍,了解音乐的曲风特点。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以此有效地增强学生对音乐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针对班级当中一些比较腼腆或者是对于音乐正门课程兴趣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确信的动作,比如说转圈的动作、泼水的动作等等,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转圈、边泼水。这样不仅仅能够锻学生的身体协调度,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三、创设丰富的音乐意境
        在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教学时,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意境,利用丰富的意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当中,去深刻的感知音乐,同时还能升华音乐教学。不同的作者所创作出不同音乐的主题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所以不同的音乐会呈现出来不同的意境,为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音乐意境,能够有效地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进行人音版四年级下册《草原就是我的家》这一音乐的欣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首先为学生播放《美丽的内蒙古草原》这首律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通过这首律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内蒙古大草原的视频,以及内蒙古在过那达慕这个节日时的音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那达慕是内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一场盛大的民族体育盛会。在进行《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和律动为学生设计叉腰、跺脚、耸肩、捻手指等等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动作,这些动作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很大的趣味性,还能够有效的去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这个欢快的意境当中,轻松地进行音乐知识点和音乐内容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总结: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要求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不仅仅要教授给学生相关的音乐知识点和音乐技能,同时还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声势律动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地运用声势律动展开教学,能够为小学音乐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乐趣和幸福,使学生深入到音乐当中去感悟音乐,感受音乐的精髓和内涵,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提出的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万媛媛. 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 教师, 2020, 000(001):96-97.
[2]代晓梅. 关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探究[J]. 考试周刊, 2020, 000(030):159-160.
[3]陆婷婷. 借助体态律动,把握音乐节奏[J]. 学苑教育, 2020, 000(005):P.83-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