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晶晶
福建省闽清第一中学 350800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各种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其中,情境教学作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与认可。本文就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谈谈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应用,旨在实现情境教学的最大教学价值,促使学生更好学习进步。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政治;情境教学
高中政治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日后学习与迈入社会生活、工作等多方面有重要影响。然而,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滞后,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久而久之,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引领学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课上学习成效。接下来,本文就立足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进行具体阐述,以供同行教师参考。
一、创设直观情境,增强直观感知
高中政治课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如若教师按照以往灌输式教学法展开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质量不容乐观。基于此背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简单来说,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现代化手段,其不仅能将静止的文字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让学生更加轻松、愉悦的理解理论知识,最终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可以立足教学内容制作电子课件,以图片、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一目了然,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如在教授“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现代环境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意识,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直观情境,即在大屏幕上为学生播放各地区环境破坏的图片以及视频,并让学生根据其谈谈自身的感受。如有的学生认为,这么好的环境竟被人们踩踏,真是不应该。还有的学生认为,对自然环境的开发与利用应合理化,否则就会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过于负担,破坏生态平衡。通过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创设直观情境,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课堂教学目标也有所实现。
二、创设生活情境,加深知识理解
伟大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理念,认为生活与教育联系密切,借助现实生活开展实践教学意义重大。确实,学生每天所接触的生活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场景,将其场景科学合理化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政治知识,还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学习及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对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加大此方面重视程度,善于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点燃学生探究热情,让学生各抒己见,提高学习成效。
以高中政治“积极维护人身权”教学为例,这节课的教授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人身权的具体表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尊重自由与人格尊严。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入了一则生活案例:“某超市因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致使一些顾客的身体出现过敏、腹泻等不良反应。有的顾客选择自己医治,有的顾客到超市找相关负责人就事论事。”这时,我便向学生提问:“从法律角度看,超市的行为侵害了顾客的什么权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知侵犯了顾客的人身权与生命健康权。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对人身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继而唤起学生对学习法律的重视,自觉遵守法律、敬畏法律权威,维护法治社会。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政治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立足教学重难点知识进行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还能激活学生的政治思维,让学生相互探究、启发,最终起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对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教师应善于结合文本内容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主动思考,收获更多新知。
如在“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懂得具备良好道德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会彼此尊重、友好待人,我在实践教学中先为学生引入一则案例,让学生在我的一步步引领下了解“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我便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如“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良好的道德对个人生活有哪些影响?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你会如何做?”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开始议论起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如有的学生认为这样说:“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人会喜欢与自己做朋友。从严重方面上说,不具备良好道德观念的人,其法治观念淡薄,往往会不顾法纪,自酿苦果。由此,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相互交流思考,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充分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继而激活学生的政治思维,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日后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充分把握教材要点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做大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是教师立足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教学情境的一种教学策略,在高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合理科学应用,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均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创设情境的数量越多,就越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适当的情境,才能够对教学过程起到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我们教师应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不随意乱用,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将学生带到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中,最终构建一个轻松、愉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顾华.具象化生活磁场,让课堂“德”心应手[J].小学教学研究,2020(29):66-68.
[2]范正玲.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41):171.
[3]刘孝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品位经典,2020(08):64-65.
[4]严绍清.情境教学法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77):104-105.
[5]李竹玉.问题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20(3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