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沛俅
浙江省嵊州市黄泽中学 312455
摘要:阅读是学生汲取知识最重要的方式,高中历史的学习是一门需要积累知识的学科,因此高中历史的教学是离不开阅读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学要向着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发展,在教学中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向着提高学生个人核心素养方面发展。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在高中历史课堂实践教学中,阅读教学在其中的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策略,阅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阅读;教学作用
引言:阅读在我国已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倡导阅读的诗句,阅读有助于人们获取知识、是人类最普遍的学习方式。高中历史这一科目中所蕴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知识面考察的也比较广,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为学生寻找相关图片资料和历史资料。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添加了许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历史回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知识链接等)、图片表格及学习与探究,同时强调对学生历史视野的拓展,海纳百川,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从网上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会理解和尊重异域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把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和课外历史资料结合起来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在阅读中思考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应尊重认识事物的规律,注重在实践中体会知识,学会学以致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在历史教学中发展阅读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阅读的应用
在利用阅读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再对阅读教学中的阅读主题进行设定,引导学生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学资料。教师要以阅读发展高中历史教学,就要对教学的主线进行梳理,分析好教学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控制好教学主线,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从宏大的历史变革与精微的历史细节中感悟历史的传承与创造,从鲜活的历史脉动与厚重的历史思考中感知历史人物的思想与家国情怀,培育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既能育人又能提升学习的效能。在高中阶段,发展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高中历史的应用阅读教学的完善策略
1. 制订阅读教学计划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需要阅读许多与课本相关的历史资料和书籍,但由于书籍太多而高中的课外学习时间有限,需要教师帮助制订一套科学的阅读计划。在高一这一阶段,学生应该以课本知识为主,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阅读;高二阶段,学生可以拓展知识面,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高三则应该回归课本,在学习之余可以适当阅读课外知识,以提升自己的历史知识为主。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应该围绕分配阅读时间这一方面,根据课本知识在课上进行精读、课后有目的性的阅读历史资料。
例如,在高二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时,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讲解我国古代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设置相关阅读内容,为学生推荐阅读资料《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这两本课外读物,让学生系统的了解中国经济历史的发展历程。教师在讲解课本之前,应该让学生系统的阅读课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让学生粗略的阅读这两本书的内容,通过略读掌握我国古代经济的大致发展历程,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历史知识。
2. 构建课本知识结构,针对性阅读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需要掌握的基础历史知识:包括古代历史、各历史事件的概念、事件过程和意义、事件的特征等。在历史学习中,还涉及很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学生要通过阅读来掌握相关知识的基本的理论、掌握一些基本的观点内容等。在学习高中历史中,根据课本知识的结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应用教学中的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启发对一些历史事件要有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增强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
例如,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时,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将“百家争鸣”“宋明理学”“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等内容设置知识框架结构图,学生根据框架结构图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选择课外读物,针对自身掌握薄弱或兴趣浓厚的部分,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适当的课外读物。在讲宋明理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宋明理学概述》这本书,引导学生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部分,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进行拓展阅读。
3. 改进阅读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阅读书籍中,精读最能掌握书中的全部内容,但花费时间也最长,在课堂教学中,要对课文进行精读就要浏览书中的目录、章节要点和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最后教师让学生分章节进行细读,通过思考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遇到的问题。为检验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书写每一章节的总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在略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快速找出章节中的重点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思考,最后查找相关资料根据资料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课本必修二时,课文中有很多有关经济发展的内容,这对于高中生而言,对经济方面的内容掌握还不够多,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经济相关方面的书籍。《千金方》《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这两本书讲解的就是和古代经济相关的书籍,在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经济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寻找答案,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按照高中历史教材的知识体系,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让学生从基础知识过渡到专业知识阅读。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教学理念下,高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再满足新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新的教学目标发展创新教学,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优化,发展阅读教学。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宛儒.微阅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27.
[2]冯俊卿.探析阅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32):22-23.
[3]苗成娟.主题阅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2018(35):87.
[4]《浙江考试》2020总第383期《2020年1月选考命题思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