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小玲
[导读]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从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得到训练,特别是适合数学学习的抽象思维
        王小玲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白集小学  441129
        摘要: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从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得到训练,特别是适合数学学习的抽象思维,也需要结合抽象的数学符号、数学概念和原理等内容的学习,逐渐培养和提升。不过,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注意,一定要尊重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在符合小学生成长规律的范围内进行教学和思维训练。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教学培养;重要性;方法
引言
        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整个课堂的主体,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直觉,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理解数学相关知识。当学生具有数学思维能力以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教师的教学也会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与探索精神。学生也能够从真实的数学情境中体会到学习成功为自己带来的喜悦感,提升数学整体的思维品质。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实施对象。新课改已经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与教学任务。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原创性、敏捷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体现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其实也是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仅仅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上。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同时也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会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主动思考下更为深入地探索数学相关知识内容,为学生今后数学的综合学习奠定更为坚实的学习基础。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为学生创设真实学习情境
        要想让思考引领学生进步,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活动创设优良的氛围。问题能够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化,或者是学生在学习或者是练习中产生错误的时候所提出的。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放手大胆让学生去做。

同时,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设计有参考价值的问题,当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以后能够回答出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出更多新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的时候,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引,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当学生能够正确地回答出问题的时候,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以表扬,从精神上鼓舞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为自己所带来的喜悦感。在问题解决中,学生即使难以正确地回答问题或者是所回答的问题是错误的,此时教师也不应仅仅是批评学生,而是要指出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循序善诱有效开拓学生的思路,矫正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促进学生思维运动
        为了进一步保证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效性,以往单一依靠数学教材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深入的改革,通过将数学课程变得灵活起来,来展开教学活动,以便于进一步活化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在小学数学教材当中蕴含着极多高价值的数学知识,也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数学知识毕竟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在体系当中有着无数的分支,而各个知识点也便会呈现着互相关联的现象,可以说,在数学知识体系当中,没有任何知识是单独呈现的。这样的特点能够为教师开展深度学习带来更多的思路,在实际展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时便需要教师结合数学知识的诸多特点来展开教学活动,通过深入分析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的分支关系来设计习题,以便于促使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运动,为接下来学习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师教学到“两位数乘三位数”这一课时,很清晰的便可以看出这部分知识便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分支,因此,教师便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将本部分新知识和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联系到一起,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关联性和分支关系,如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145×2和45×12这两个算式,并且引导学生对此展开计算。在多媒体设备的展示下,能够带给学生更加清晰且直观的视觉感受,从而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展开计算,而在学生计算完毕后,教师可以以研讨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此题目,并且讲讲自己的解题思路,以便于为接下来顺利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此过程中也更加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运动。
结束语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将数学中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转化成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相关知识内容。但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需要建立在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独立思考上的。当学生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且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独立思考以后,学生才会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整体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薛洪林.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2]王友莲.“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