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液压传动》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孙辉辉1,张玉洁1,张洪斌1,张伟杰1,于润祥1
[导读] 液压传动技术是衡量国家装备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孙辉辉1,张玉洁1,张洪斌1,张伟杰1,于润祥1
        (1.华北科技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河北 廊坊 065201)
        摘要:液压传动技术是衡量国家装备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针对《液压传动》在应用型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尚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基于培养新型的面向应用型人为目标,提出新的教学改革策略。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和教学目标,重新优化设计教学重难点,开展以“课堂派” 为基础的“微课”形式的混合式智慧课堂教学,同时,将学生面向企业生产进行实践教学,把学校和企业的作放在教学重点。实践证明,面向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方式,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效果,学生可在兴趣教学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关键词:液压传动;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校企合作
        面向“中国制造2025”时代,液压传动是现代机电液伺服控制和智能机械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1],世界各地区各领域均对液压传动技术的研究投入了巨大的资源[2]。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繁重过程,也是促进国家发展和提高国际地位的有力保证[3-4]。“液压传动”课程是大学本科中机械制造和机械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是其它专业课机械原理,控制工程,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综合应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国防工业,工程机械和主要设备等工业领域的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具有液压和气动专业知识的学生[5-6]。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显著特色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将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人才培养面向企业一线,本科院校发展对接企业需求,这将大幅度区别与传统的本科教育,不但是在培养目标方面,而且在锻炼学生实践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方面[7-8]。未来社会的应用人才必须具备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并且能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此过程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是高等必须需要面临问题。
1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国内高等学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在认识到了液压传动课程在未来发展中的地位的同时,均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以及相关的内容、学时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加之教师常年形成的教学风格和课堂模式,新课程的改革对常规教学来说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1.1 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
        液压传动教学内容本身就非常的复杂,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难度比较大。传统的教学模式顽固和僵化,很难突出课程的特点和实用性。学生以这种方式学到的内容不会给他们的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教师不能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教给学生这部分知识,形式拘泥你“我讲你听”学习方式,从长远来看,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1.2  学时分配的不合理
        教师以灌输式教学对学生进行讲解,理论教学占到的绝大部分课程,基本所有院校的教学大纲要求课程理论要占80%以上,整门的课时,实验课学习才安排2~3次,这样的课时分配无法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很好的发挥。但是,《液压传动》又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实验室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以前那种几乎是全盘灌输式的说教,它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产生困惑,而且逐渐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样,这种教学方法很难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
1.3 教学内容缺乏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实践不但是检验理论学习和课堂知识运动效果的唯一标准,更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期,学校和企业就像两条没有交叉点的平行线,二者之间相互没有任何信息交流。

学校只能根据每个教师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制定自己理解的课程的培训目标和课程标准,导致缺乏对公司工作能力需求的了解。
1.4  实验设备资源不足
        以本校液压传动教学为例,乃至其他应用型本科,由于长期缺乏对实际操作的训练,将大部分精力应用于理论教学。再加上学校整体资源有限,无法兼顾所有及其它客观条件,实验室的设备出现了老旧破损,易被市场淘汰的问题,有些液压和气动组件都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
2 《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如此多的问题导致也要传统的教育效果迟迟无法提高,同时无法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人才。为此,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教学方式的改革
        根据新时代市场的需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和教学目标,研究一种综合性的,多角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将“教学,学习,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保证整个教学过程全方位使用多媒体技术,做到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做到学生的沉浸式教学方式。
2.2 微课和课堂派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微课将是未来现代化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微课视频都包含了完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以及与之相关的素材课件、练习题。反思测试等。课堂教学必须和短视频教学进行相辅相成。课堂教学和微课进行联系的一个纽带,就是新型的课堂在线管理软件——“课堂派”。微课和“课堂派”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老师随时随地进行答疑,完美的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障碍。应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每个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的情况。
2.3 面向应用,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后一环。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把握好了面对应用型企业的目标,才能加强学校的自身发展。“液压传动”课程采用劳动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既可以在学校学习,也可以到公司进行了实践。永远保证学校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理论,企业有一部分学生在进行实践。
4 结束语
        本文从《液压传动》课程教学面临的四大问题入手,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教学存在的困境,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入手,结合微课资源和课堂派的优势,确定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液压传动》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思路。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是以培养国家需求的高素质综合能力人才为目标,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俭.《液压传动与技术》信息化资源开发与研究[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9(7):220-221.
[2] 关红艳,任牟华,李雪.“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7):143-145..
[3] 陈宏胜,王立中.浅谈智慧课堂在液压传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效果[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26.
[4] 彭金艳《工程机械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17).
[5] 周海燕,李海霞,程巧军.《液压与气压传动》项目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20(16):239-24.
[6] 王俊飞,唐克岩, 朱里红. “以学生为中心”的液压传动与控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9(6).
[7] 陈秀梅, 陈晓, 王吉芳.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液压和气动传动》课程改革[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2).
[8] 李清伟. 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下液压传动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1):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